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文并摄
考试:“一题多卷”增至6科 加大考试安全实施力度
“考完西医综合后,我跟同学核对答案,发现好几道题对不上号。我还以为自己看错题了。”首都医科大学考生张亚静说,考完专业课后,自己心中一阵忐忑。后来她才明白,从2014年开始,西医综合也实行“一题多卷”。
为加大考试安全实施力度,2014年研考在试卷命制上继续扩大“一题多卷”科目,新增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2科。由此,在2013年实施政治、英语(一)、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等4科的基础上,2014年“一题多卷”增至6科。实行“一题多卷”的不同试卷采用条形码区分。
“我们扫描时已形成一定的套路,不在乎多两科。”说起评卷工作,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的夏老师语气中丝毫没有负担。但事实上,多两科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首先,网上评卷时多了一个识别环节,第一步是识别试卷属于哪个类型。然后,由于中、西医综合考试是第一年实行“一题多卷”,考生比较生疏。如果有考生贴错条形码,工作人员就要挑出来重新识别。
2014年,北京教育考试院承担了北京地区11科统考科目约45万份答卷的扫描任务。加班加点,对每一份试卷负责,就是对每名考生负责。
录取:开通“研招信息公开平台” 录取在阳光下进行
2014年教育部首次开通“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公开平台”(简称“研招信息公开平台”)。各招生单位将本单位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复试考生名单和录取信息等公示在该平台上。
“研招信息公开平台”的开通,让考试院研招办工作人员松了一口气。夏老师介绍,往年考试院要综合北京地区各高校的数据并带到指定地点,对各高校录取情况进行现场录检,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天。信息网上公示之后,录检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审核和反馈,工作越来越便捷了。
信息公开,受益最大的莫过于考生,张航便是其中一个。他报考了北京大学,初试成绩虽然靠前,但最终没被录取,内心有些纠结。得知“研招信息公开平台”开通后,他半信半疑登录进去,想了解个究竟。果然,这个平台上有他报考的专业的复试考生名单,以及每人的初试分数、复试分数和排名情况。看到自己的复试成绩较差时,张航想起在复试环节“一问三不知”,才明白得这个分数理所当然。在阳光下录取的信息公开平台,让考生心服口服。
招生:深化研究生改革2014年正当时
研究生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严进宽出”,入门门槛高,而毕业相对宽松,有考生为了“混”学历而考研。在这种形势下,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调整教育结构、推进分类选拔、鼓励联合培养”。
北京大学主动请缨,成为首批综合教育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在研究生培养上,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由5个试点学院扩大到25个招生单位,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实行部分博士招生的10%弹性计划;着力加强学术型博士人才和专业硕士应用人才的培养,部分院系取消学术硕士;自主设计北大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证书。
北大研究生院的一位副院长认为,建立中国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对于学硕的培养,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视发挥课程教学的作用,强化导师的责任是当务之急。对于专硕的培养,要做到和学硕相区别、和实践相结合,更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此外,借国务院学位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东风,2014年全国新增40家研招单位。其中,北京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和陆军航空兵学院3家;其余37家为外地招生单位,涉及天津、上海、河北、安徽等省市。这些单位招收的硕士生既有学术型也有专业型。
入学:“自费时代”开启读研照样读得起
2014年秋季入学的研究生开始交学费,开启了“自费时代”。三部委提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博士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确定”。
随后出台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照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还可享受减免学费、特殊困难补助、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事实上,研究生学费和助学金基本可以抵消,奖学金和其他收入来源甚至可以让研究生“挣钱”。
“我们除了返还6000元奖学金以外,每月还有500元补助。”北京师范大学研一生李博告诉记者。同时,相对于部属高校,作为市属高校的北京工业大学,按照北京市财政局设定的奖助标准推进本校奖助体系的改革。“我每月的助学金是700元。”北工大研究生张嘉幸福感也很高。
北工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表示,避免奖助政策“一刀切”后,如何让奖学金“用在刀刃上”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自费改革要改出“梯度”,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个资助和奖励力度有较大提升的奖助体系。寒门学子不存在读不起书的情况。
数据看研招
硕士统考:
招生计划:76116人
2014年教育部下达给北京的硕士生招生规模为76116人,比2013年增加2277人,增幅3.1%,其中学术型43450人、专业学位32666人。
录取人数:74815人
除军队院校以外,北京145个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招收硕士生74815人,比2013年增加896人,增幅1.2%。其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33019人,比2013年增加1870人。
同等学力申硕:
北京市201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考生26075人,与2013年基本持平。共报考39573科次,比2013年减少1503科次,减幅3.7%。
在职联考:
北京市2014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报名考生24214人,比2013年增加11%,报考30039科次。
博士统考:
招生计划:21347人
2014年教育部下达给北京的博士生招生规模为21347人(不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比2013年增加590人,增幅2.8%。
录取人数:21617人
2014年北京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不含解放军在京单位)共招收博士生21617人,比2013年增加422人,增幅2.0%。
考录比:2.86∶1
2014年北京博士生考录比为2.86∶1,与2013年(2.96∶1)相比略有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