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价学费“打水漂”培训机构频陷“跑路门”》的新闻见诸报端,400名孩子预交的培训费被卷跑,涉及金额近千万元。近年来,已发生多起教育培训跑路事件,仅今年被媒体报道的就有十余起,不少家长预交了数万元培训费,却面临孩子无“学”可上的境地。在此,笔者提醒家长,送娃上培训班,家长预交费时要悠着点儿。
选班前要“耳聪目明”。“耳聪”是指家长不能仅听培训机构的片面宣传之词,尤其是热衷于炒概念的机构很可能在忽悠人。“目明”是指家长要多看多了解,尤其不能只看机构的开班地点多么豪华气派,因为很可能是高价租来充门面圈钱的。家长充分了解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口碑等情况后,再悠着点儿交钱。
面对高价班要理智。“卷款门”“跑路门”事件频发,有的甚至是有十余年办学历史的培训机构。家长即使经过多方了解,对一家培训机构已有了基本的信任,预交费用时也要悠着点儿。课是一节一节上,钱要一点一点交,切不可一次性交数千数万元。对机构超高的培训费标价,家长更要理智,因为高费用不一定意味着高回报,很可能打水漂。
培训市场亟待规范监管。教育培训领域卷款跑路事件频出,折射出多头监管的乱象。目前,对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和规范急需加强。但教育、人力社保、工商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缺乏,事情发生时,家长只能走法律程序,耗时、耗力、耗财,以致无奈放弃诉讼,在客观上给了骗子可乘之机。钱再悠着点儿交,数百人的钱也会积少成多。监管缺位,就会有风险。
教育培训行业也需改变预付费机制。近年来,预付费行业,如美容美发、娱乐、洗车、洗衣、教育培训等,卷款跑路事件已发生多起。预付费机制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敛财的手段。在家长交钱悠着点儿、监管加强联动的同时,培训机构改革这种预付费机制,是让孩子课上得安心、家长钱交得放心的贴心之举。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