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APEC志愿蓝背后的微笑

发布时间:2014-11-19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APEC期间北京的蓝天让人记忆犹新,而APEC志愿者的服务也传为佳话。2280名高校志愿者的微笑,是APEC期间北京最好的名片,微笑的背后是他们默默的付出。从培训之初到会议结束,20天的时间里,很多人见不到口中的大“boss”,有的只是“早五晚十”的快节奏和绽放的笑容,但他们却对此无比自豪。

 

邱立梅,志愿者的志愿者

  刚从APEC的快节奏里骤然抽离,北京交通大学的邱立梅这两天多少还有些不适应。因为保送研究生,又恰是大四,她在志愿者里时间最充裕,也是最忙的人之一。

  在APEC期间,邱立梅负责志愿者之家的运行管理岗,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志愿者的志愿者。来之前,邱立梅以为能见到很多大“boss”,但实际上机会很少,多数还是在“地下”工作,国家会议中心地下一层临时搭建起来的5A就是她的办公室。

  11月3日,早晨6点半,天蒙蒙亮,邱立梅已经在交大门口等候班车,准备开始第一天的正式上岗。7点多到达国家会议中心吃早饭。来到办公房间打开电脑,邱立梅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核实当天国家会议中心上岗的1155名志愿者是否全部到位,遇到志愿者生病缺席,要临时从志愿者之家抽调机动岗快速补上。

  除了早晚在办公室做数据、文字、报告外,邱立梅每天大部分时间要跟着团委老师巡岗,走遍国家会议中心的每一个岗位,并给志愿者贴激励贴。从地下一层到二楼,再去E座新闻中心,楼上引导的志愿者、外面安保组的志愿者……一圈下来一个多小时。平时只穿平底鞋的邱立梅,到最后已经练到能穿着8厘米的高跟鞋跑得很优雅。

  除了白天做志愿者常规工作,邱立梅还是北交大102个志愿者的领队。每天晚上10点后,她要汇总当天情况,协调第二天的到岗。手机里20多个关于APEC的群,每天到下半夜才会安静下来。

 

龚亚卓,做有“心”的志愿者

  虽然只是大三生,北京语言大学的龚亚卓却已是有着3年志愿服务经验的“老志愿者”,从公益性志愿服务,到京交会、APEC三高会都有她的身影。这次,她是北语志愿服务总队的副队长。8月到11月,她一直和APEC在一起。11月11日夜里12点,坚守了APEC最后一班岗后,龚亚卓不舍地离开了国家会议中心。

  龚亚卓被分配的岗位是国家会议中心新闻中心安检入口引导岗。所有境内外媒体记者看到的第一抹APEC中国蓝便是安检入口引导岗位的志愿者。他们要时刻保持标准礼仪站姿、标准礼仪微笑、标准引导手势,因为随时可能被记者拍照。龚亚卓说,站在那里,要时刻保持清醒,因为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数佩戴黄色证件的记者,为新闻中心提供数据,以备进入新闻中心的记者超过一定数量时可以采取紧急预案。

  随着会议的举行,抢新闻的记者们早早赶到新闻中心进行报道,变身机动岗的龚亚卓是个有“心”的志愿者,她给自己找活儿干,在后勤组帮了一阵忙后,就顺理成章地留在传说中最累的后勤组。

  “您好,请在这里签字。”弯腰拿起一个媒体包,打开拉链。“您好,这是您的包,里面有一个移动电源和一本媒体手册,请您收好。”最后鞠躬微笑:“不用谢,请慢走。”这套流程在龚亚卓第一天入驻时就已经学会。

  新闻中心的后勤工作之重名不虚传。一个个公文包码得整整齐齐,都是后勤组的志愿者一箱箱运回来,一个个在仓库配装好后拉回小屋的。本次参与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记者约有4000人。在短短的一周里,后勤组的志愿者要装同样数量的媒体包,还要把它们发到记者手中。

  每天回到宿舍,龚亚卓作为学校志愿总队副队长的工作才正式开始。由于学的是新闻专业,志愿服务的新闻稿、照片都由她负责。无论多忙,龚亚卓都要在北语志愿服务的微信里发送当天的志愿者见闻和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多洋,做幕后志愿者

  在APEC会议期间,2280名高校志愿者绝大部分是在幕后默默付出。也许只是简单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有些“大才小用”,但真正参与其中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是英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多洋,就是其中之一。

  学国际金融专业的多洋,在会议期间负责会议用品制发。顾名思义,这个岗位要为所有参会人员制作和发放会议用品。多洋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笔记本、笔、桌签、会议包……会议用品制发组一共发放了大约6000个会议包,每个包重4.5公斤。工作时为了不让材料污损,志愿者都要带上白手套,几天下来,每个人都用掉两副手套。

  11月1日,多洋第一天上岗,6点坐班车从学校出发,到数字北京大厦。简单的早饭后,他们把装有会议用品的箱子运到办公室,然后在长长的桌子前站成一排。笔记本、笔、代表手册、代表徽章……从装第一个物品一直到拉上拉锁,交给负责装箱的志愿者,平均1分钟一个包。看似简单的会议包,其实讲究很多,更需要志愿者高度的责任心,物品顺序不能错,哪个面朝上也是规定好的,不容一点偏差。

  11月10日,很多岗位的志愿者都撤离了,但会议用品制发组的志愿者仍要做最后的收尾工作,物资清点装箱,做光盘存档。晚上10点多回到宿舍时,同学都放假出去玩了,楼道里只有志愿者们还在忙碌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