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美术类专业统考即将开始,在每年的高考招生中,艺考热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尽管教育专家一再强调艺考不是捷径,竞争激烈,就业艰难,但并不能影响为数众多的考生和家长面对艺考时“随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参加艺考的考生中,很多人确实对艺术专业情有独钟,但也不能否认有部分考生仅仅是被较低的文化课分数线所吸引,把艺考当成上本科的一条捷径。
文化市场的繁荣,以及“艺术家”“大明星”这些耀眼光环,增加了艺考的吸引力,让一些热爱艺术的考生为之魂牵梦绕。但是单从考学上来讲,艺考本科分数线与普高本科之间的差距,也促使一些并不喜好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水平又不够扎实的考生选择艺考。高考成绩不够三本,却又不甘于上专科,艺考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了上本科的“终南捷径”。与艺考的年年火热相比,入学难度更低的普通高职年年遇冷,高职与艺考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否仍有重本轻专的观念在作祟?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以今年北京高考分数线为例,艺术类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为理科321分、文科329分,与本科三批相差100多分。而只计语数外三科总分的专科提前批面试参考线和高职单招分数线则为150分。由此看来,如果不考虑竞争激烈的艺考名校,仅将目标定位为上本科,艺考本科对于文化课成绩的实际要求,并不比专科高太多。也就是说,考生的学习成绩水平只要略高于专科学校的录取要求,如果再在艺术专业上多下点儿功夫,就有机会被本科录取。对于一部分想上本科,但成绩在三本线以下的考生而言,凑艺考的热闹似乎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但是如果把升学仅视为“读本科”还是“读专科”的简单问题,一味遵从工具理性的短期考量,就可能失于长远考虑。有人觉得只要是本科毕业,就业出路就比专科高职好,其实不然。艺术类专业不但招生竞争激烈,就业也同样如此。《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这类看似既新潮应用性又强的艺术专业,却在10个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中位列三席。从入学到就业,艺考之路都不可谓不艰辛,如果仅从文化课难度上将其视为读本科的捷径,则可能对未来的个人发展造成困难。
相较于艺术类本科专业,专科、高职的未来发展未必就处于劣势。从就业角度,《2014年教育蓝皮书》显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和平均起薪甚至已超过“211工程”高校,多个岗位争抢一个高职生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高职生想提升学历,还能参加专升本考试和成人教育。“本科天生比专科好”的观念已显得陈旧落伍。当然,促成艺考热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如果是为低分上本科这一看似理性的理由,却实在是盲目。
(徐 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