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转变观念

发布时间:2014-11-14 期号:

  市教委近期再发减负令,明确小学每学期只考语、数、外,初中仅限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减负增效”近年成为了教育热词,无论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还是家长和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都在就“减负增效”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实施的建议。笔者认为“减负增效”就是要减少课内外那些机械重复、低效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实现“减负增效”,关键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观念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用教材教”的前提是研读课程标准,认真分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及其所达到的要求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的;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主要学习素材,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态度,忠实地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

  基础知识的选取以学科的基本理论为背景,依据课程标准,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概念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并依据“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的原则,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基本技能方面,主要选取那些能支撑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技能,归纳起来主要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

  在落实“双基”的过程中,依据学科学习规律,将比较法、综合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学生终身学习受用的基本学习方法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毅力,以及科学严谨、合作探究的基本态度和精神。

  只有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现“用教材教”,才能杜绝“加班加点赶课”的情况,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让“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

(李春忠)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