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要求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

发布时间:2014-11-0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日前公布《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

  《意见》以建立管用、实效的长效机制为目标,重点在“融入”上下功夫。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研究宣传等方式,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主要从五个方面促进“融入”。

  一是融入教育教学,形成各级学校有机衔接的课程教材和教育教学体系。如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修订德育、语文、历史教材;实施高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等。

  二是融入社会实践,形成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实践育人模式。如建立完善师生志愿服务体系,成立教师志愿服务组织,制定实施《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推进“大学生讲师团”暑期“三下乡”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融入文化育人,形成涵养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品牌的培育机制。如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系列校园文化品牌;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积极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挖掘校训、校歌蕴涵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繁荣校园文艺创作;选树传颂“校园好故事”、“校园好声音”,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浓厚氛围。

  四是融入制度建设,形成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制度安排。如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修订师生行为准则,建立和规范学校礼仪制度;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档案,签订学生校园诚信承诺书,涵盖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经济诚信、就业诚信等内容,将诚信档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

  五是融入研究传播,形成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工作机制。如设立研究专项,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发挥新媒体传播作用,开展网络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强化工作保障;积极推动工作创新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