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放得下一个 放不下一群 ——记大兴一中体育教师战东林

发布时间:2014-10-1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刚刚前三名都是我的学生。”在大兴体育场初次见到战东林,面色黝黑的他正带着学生参加大兴区运动会,提起学生获得的成绩,他满脸都是骄傲。而看不出的是,就在昨天,他刚刚升格成了一位父亲。“昨天上午生的,我就看了一眼,放心不下训练的孩子,又回来了。”而今天,他一大早又带学生来参加比赛。这就是战东林,在他心中,爱自己的孩子,但更爱学生。

 

他们都说我惯孩子

  战东林在丰台区有一套房子,却空了10年。学校里一个十几平米的房子就是他平时的“家”,半间屋子摆的都是奖杯。而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是他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无私付出。

  每月微薄的薪资,除了满足日常生活外,他几乎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工作十几年来,小两口居然一点积蓄都没有。曾经有名东北来的学生,家里很贫困,但天赋很好。看着这样的好苗子,战东林对着犹豫不决的学生母亲斩钉截铁地说:“让孩子跟我训练,他的生活费用我包了。”就这样,他带了这个孩子整整3年。孩子喜欢吃海鲜,他就买来螃蟹、皮皮虾,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在这样的“宠爱”下,这个孩子获得多个国内外大奖。

  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能跟得上训练节奏,他自掏腰包,给他们请按摩师,买营养品。钱不够,他四处拉赞助,向领导申请资金。有的家长承担不了孩子的生活费,他就把爱人的工资卡拿来为他们支付伙食费。战东林常对学生说:“要好好吃饭,能吃就能练。”可他自己常常忙得忘了吃饭,在校门口买张煎饼边吃边指导训练。

  他经常开车去菜市场买新鲜的蔬菜、瓜果,给学生做好一盘盘香喷喷的佳肴。学生训练后回到宿舍,等待他们的是战东林沏好的蛋白粉。有孩子生病了,战东林忙着买药、打热水,守候在床前。这一切,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时忍不住感情的涌动,不自觉地脱口叫出一声“爸”。

 

为学生对不起家人

  2002年从国家队退役,2006年调入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战东林负责学校田径队中长跑的训练,曾经同为队友的妻子王雪梅就做他的助理教练。

  与其他老师每年两个假期不同,战东林的日历里永远没有节假日,为了冬季和暑期的集训,他已多年没回家陪父母过春节了。父亲遇车祸被撞伤,自己撑着去的医院,战东林时隔很久才知道。

  战东林喜欢称呼学生为“孩子”,他总是笑着说:“我自己还没有孩子,就把他们当孩子。”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孩子”曾是战东林心中一个痛。

  10年前,本来就因为工作而迟迟没要孩子的小两口,决定在35岁之前要一个孩子。终于,妻子王雪梅怀孕了。可是,正赶上北京市运动会召开在即,战东林一心扑在带学生训练上。市运会结束了,学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王雪梅却在带队训练中流产了。祸不单行,又是一个冬天,王雪梅再次怀孕了。可为了帮将要出国比赛的队员去交护照,徒步往返的她,晚上突然觉得肚子疼。就这样,第二个孩子也没保住。

  身边的人多次劝他们等有了孩子再好好工作。战东林却说:“我怎么能为了自己要孩子而耽误别人的孩子呢?”既是妻子又是助理的王雪梅,完全支持丈夫的做法。2012年1月,流产后没多久,两人就带着学生去云南进行高原冬训了。

  提起家人,战东林数度哽咽:“我都快50岁的人了,想起来,上对不起父母,中对不起妻子,下对不起孩子。”

 

他是慈母也是严父

  每天早上5点半,战东林都会准时挨个敲学生的房门叫他们起床,这已是他例行的工作。

  “战老师平时对我们特别严格”,问起战东林平时训练什么样,他的队员池梦娇和伊梦雨不约而同这样说。“平时他什么都管,不让我们吃冰棍和零食,每天晚上至少来两次,看看我们训练认不认真、睡觉按不按时。”

  训练场上,战东林永远挺直了腰,板着张脸,言辞峻厉,要求异常严格。学生说,战老师气场特大,一听到他喊“训练”,就像被扎了一针,浑身的神经立即紧绷起来。

  在一次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的3000米长跑赛前,一个学生向战东林请教比赛战术,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学生设计了比赛策略。学生按他说的去比赛,果然获得了自己第一个全国冠军。

  他的辛勤奉献,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队员张雷、关亚欣分别获得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男子5000米和女子3000米金牌。他带过的队里4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比赛冠军,100余人获得北京市比赛冠军;90%上了一本院校,6年里有4个学生上了北大。

  “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才能为他们考虑得更细、更远、更周到”。他就是这样一位老师,朴实无华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像一只红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学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