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评论员
今天,是新中国65周岁生日。65年岁月如歌,65年江山多娇;65年风雨洗礼,65年砥砺前行,祖国如同雄狮,已醒立东方,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让炎黄子孙扬眉吐气!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在姹紫嫣红的大街小巷间,在张灯结彩的花园校园中,京城百万学子用各种话语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祝福,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同追考学梦,共圆中国梦!
同追考学梦,共圆中国梦,需要我们敢于有梦。追溯五千年文明史,“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凝聚着中华儿女绵延千年的人生之梦。在1300年历史长河中,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社会稳定,维护了公平公正,形成了重学重考源远流长的考学梦,让几多寒门子弟走上了上升的通道,影响了许多国家的考试。通过考试公正公平地甄贤选才,改变人生,幸福家庭,造福国家,这是中国人的发明,中国人的梦想,中国人在全世界流行的梦境。
同追考学梦,共圆中国梦,让我们勇于追梦。回望新中国65年考试招生史、37年高考改革史,我们追逐考学梦的脚步从未停止。难忘1952年8月15日至17日,中国招生考试史上第一次高考举行。难忘1977年10月12日,在邓小平直接主持修改下,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标志着中断了11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正式恢复。10月21日,新华社授权正式对外发布高考恢复的消息。此后,全国570万考生同追考学梦,走进了阔别11年的高考考场。1978年,又有610万人参加高考。两次相隔半年多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激励成千上万的青年重拾改写人生的考学梦、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强国梦。
同追考学梦,共圆中国梦,让我们勤于圆梦。恢复高考以来,改革一直在稳中求变,在争议中前行。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分省命题,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今年9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改革的总体目标瞄向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新世纪招生考试领域最全面、最系统的改革划定了时间表和任务图,从看重分数到关注育人,在我国考试招生史上竖起里程碑,突破了几十年来“一考定终身”的桎梏,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公平公正对待每位考生。考学梦与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水乳交融、深入人心、令人神往。
今天,是新中国65周岁生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心中的考学梦格外清晰,那是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我们坚信,梦想成真的那一天,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