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山17年的英语教师

发布时间:2014-09-1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徐 凡

  17年前,她依靠自身努力走出大山,成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她放弃留城任教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再次走进大山,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群山之间,她——就是密云县新城子中学教师高海颜。

  17年间,她走遍新城子镇的20多个村,每一座山、每一条羊肠小路都留下过她的足迹。

 

是老师更是妈妈

  边远山区条件艰苦,留守、单亲的孩子特别多。他们远离父母,格外需要老师的关心呵护。高海颜是老师,更像是母亲:天凉了,她总会提醒他们多加衣服,盖好被子;想家了,她会陪他们促膝谈心,一谈就是几小时;生病了,她会带他们去看医生,照顾他们直至深夜。

  一个冬夜12点多,她住的小屋传来敲门声,开门一问,才知道班里有个住宿生发高烧,上吐下泄。高海颜没有半分钟犹豫,马上推来电动车送他去医院。她像照顾生病的孩子一样,用酒精帮他物理降温,轻抚他的背部以减轻痛苦,坐在床边一直陪伴着他,直到孩子沉沉睡去。等回到学校时,天已蒙蒙亮,她直接去了课堂。

  渐渐地,她早已淡忘这件小事,但学生却没有忘记。一次班会上,这名学生说:“那天夜里,高老师带我去看病。我永远也忘不了与老师在寒风中相依的温暖,忘不了老师在病床前忙碌的身影。我虽然离开家,但她就像我们这些住宿生的妈妈。”这番话如一股暖流,让她心中满是幸福。

 

她更偏爱特殊孩子

  妈妈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如果说高海颜对个别学生有所偏爱,那她更爱弱者,更关注那些特殊学生。

  在一次接班第一天,她发现班里有一个孩子,看上去特别机灵,却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穿着脏兮兮的校服,还经常请假不来上学。一天,他又请假了,为了一探究竟,高海颜骑车来到离学校有10多里路的村庄。当她在村里打听这个孩子时,村里人却说:“你可千万别去他家,他妈是神经病。”这个意外的情况,让她有些胆怯。可不去看看,她又不放心,心一横,去吧!

  不知道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多远,在村子的最后面,她终于看到了这名学生破落的家。听到老师的声音,他迟疑地从屋里走出来,身后跟着他的妈妈,衣衫不整,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叫骂着。所有的疑惑都在这一刻找到了答案。高海颜一阵心酸,想到他还只是个孩子,却要守着一个不正常的母亲,过着无人问津的生活,高海颜暗暗决定,要做些什么。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在学习和生活上默默关心他,保守着这个秘密,呵护着他的自尊。冬天来了,看他还穿着旧毛衣,她就悄悄给他买了棉袄。运动会到了,她给他穿上新买的运动鞋。渐渐地,这个孩子上课不再捣乱,也不旷课了。他还悄悄告诉高海颜,毕业后要学习汽车修理,将来开一个修理厂。看着他自信满满的样子,高海颜的心里充满了母亲般的欣慰和自豪。

 

用知识帮孩子走出大山

  为了这些并非亲生的孩子,去年,她把在城里上学的女儿也转到新城子小学读书。起初,女儿并不理解母亲的决定,也曾经为此哭闹过。可渐渐地,她被母亲无私的爱所感染,也和这里的学生成为了好朋友。

  高海颜深知,山区孩子命运多坎坷,物质的帮助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要想真正让他们走出大山,考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为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上,她不敢有一丝懈怠。课上,她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下,她抽出间隙为学生答疑解惑。山区的冬天寒风刺骨,高海颜的脚冻坏了,痒得要命。但就是这样,她依然坚持每天早晨带学生做20分钟的英语阅读,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寒,无一天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中考,她的学生英语成绩位居全县第三。50多名考生有15人考上密云二中,其中两人考上实验班,再创山区学校的奇迹。

  对高海颜来说,17年的教师生活,在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名利;在讲台上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她说,就这样平静而开心地工作,直至白发苍苍,便是她所追求的事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