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备考三部曲 备课—上课—课后

发布时间:2014-09-10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蔡文玲

  今天是第30个教师节,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国考)报名已于昨天开始。按照教育部规划,全国各省都将陆续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统考。

有关专家表示,统考在试卷上最大的变化是60%的知识性考题变为60%的实践能力考题,实践能力就是讲课的常识。考生只要把考试当成一节课,认真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便可轻松完成。

 

备课:科目有变,成绩全国有效

  课前备课,是上一节课乃至上一节好课的必备条件。对于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很多考生已有所了解,尤其是考试的通过率较各省单独考试大幅降低,非师范专业考生更要提前备课。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标准和考试大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职业准入的素质要求,改变了以往考试因标准不统一、成绩不互认而造成证书含金量不高的情况。改革前,各试点省份考试通过率普遍较高,一般在70%以上;试点后,教师资格考试对标准的把握更加严格,总体通过率降至27%左右。

  这一数据对考生来说有些压力。作为一名准教师,吴梓贺虽是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但已越来越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她深知,教师证是当教师的必备条件。得知明年可能实施全国统考,且难度不小,她选择了回老家河北报考,先体验一次统考。

  目前,加入统考的试点地方允许考生在户籍或档案所在地报考。像吴梓贺这样的考生,回户籍所在的河北参加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考试成绩全国有效,不影响她在北京申请教师资格证。

根据试点省份统考报名通知,与北京市教师资格考试的科目相比,统考科目均有变化。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虽仍为2个科目,但考试内容变为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中和高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为3个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2个科目的考试。

 

上课:教学实践、综合素质、学科教学,样样要过关

  当教师,要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如做幼儿园教师要掌握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发展、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知识。从心理到教学,均要过关。

  有着十多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经验的董黎明老师表示,教师资格证作为教师必备证书,考试肯定会严把入口,让持证教师真正成为合格教师实力的证明。从近3年的统考看,考试内容没以前那么深了,但是考试范围扩大了,把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技能、法律法规等都纳入其中。

  2011年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突出了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之前的考试仅考查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改革后增设了综合素质、学科教学能力的考查。改革前知识性考题超过60%,改革后考查实践能力的题目超过60%。大量一线教师参与命题,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活动设计等多种特色题型,重点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董黎明介绍,笔试各科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统考的面试与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类似。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试讲、答辩等环节,完成面试。专家从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方面打分。

 

课后:定期注册,以德树人

  对教师来说,课后反思和课前备课一样重要。有了课后反思,才能有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改进教学,提高教学业务水平。而打破教师资格证终身制,正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一剂良药。

  拿到证书后5年一注册,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反思。2011年9月,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率先在浙江、湖北启动,2012年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了1至2个地级市开展定期注册试点,共有66个区县4706所中小学的18.9万名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达99.2%。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教育部教师司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统考后入学的师范生也可能进入教师资格考试范围,这也激发了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省份师范院校已经开始整合教师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规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对象为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以及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定期注册范围的依法举办的民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不属于上述注册对象的教师资格证书持有人以及高等学校教师不参加定期注册,其教师资格证书按目前的政策仍长期有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