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贵州孤儿610分考上北语

发布时间:2014-08-2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在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新生报到现场,有一个女孩与众不同——她在三位到京开会的阿姨的陪同下,前来报到。

  她就是在铜仁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孤儿李进芳。今年,她以高出当地本科一本线40多分的610分的成绩,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录取。

 

铜仁儿童福利院走出首位一本大学生

8月22日下午5时许,刚参加完人文学院新生见面会的李进芳匆忙赶到预约地点与记者见面。

出生于1995年的李进芳,一米六的个子,文静秀气。今年高考,加上少数民族加分,她以总分610分的好成绩被北语录取。

“考上北语是我的幸运,很感谢福利院给予我的关怀和照顾。”李进芳是贵州省铜仁市儿童福利院首位考上一本院校的大学生。

李进芳出生在铜仁市沿河县沙子镇,7岁那年父亲亡故,一年后,多年患病的母亲也失踪。

家庭变故,让年幼的李进芳失去依靠,只好投靠亲戚。她和弟弟先是在姑妈家安顿下来。5年后,姑妈家的生活负担日益加重,两姐弟又远赴广东,投靠打工的舅舅,随后跟舅舅生活了3年。舅舅家经济也很困难,负担全部5个孩子的生活和求学十分吃力,无法承担李进芳上高中的费用。

2011年,铜仁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徐丽了解情况后,将姐弟俩接到福利院,结束了两人四处投靠、居无定所的日子。当年,李进芳刚好初中毕业,以中考625分的成绩进入铜仁一中。

 

学习成绩从全年级倒数几名提至170多名

“我刚上高一时,学习方法不对,学习也不刻苦,在全年级1400学生中,成绩倒数几名。”李进芳羞涩地说。

数学是李进芳的“拿手”科目,但这次高考没考好,只考了109分。语文是她的“短板”,高一时,她每次语文科目考试,作文都是空白。“每次考语文,一看到作文题,我脑子都是空白,不知道怎么下手。”

转折点在高二那年。“你出身与其他孩子不一样,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对你的关爱。”叔叔、大姨等家中长辈苦口婆心的劝导,让李进芳一下子顿悟。因暑期到福建参加夏令营,美丽的厦门大学成了她学习奋斗的终极目标。

“你先写些能成整段的句子。”铜仁儿童福利院老师教她方法。“先借同学作文看,别看优秀范文。”班上语文老师为她量身定做学习方案,使她通过学习其他同学作文提高信心。一年下来,李进芳的作文成绩最好时拿到了48分。

福利院到铜仁一中有三四公里远,李进芳每天清晨6时许走路上学,无论生病还是刮风下雨,从没有间断过。40分钟走路上学的路程中,她有时听英语单词,有时背古诗。

“英语完形填空题10分钟,数学选择题12道30分钟,数学填空题4道20分钟……”李进芳高中课桌上的学习时间表,时刻提醒她,学习要抓效率。

“模拟考时,我的成绩才520多分,离一本线还差不少。”说起高考前一个多月的成绩,李进芳印象深刻。那时,她心理压力很大,感觉离自己的目标高校比较远。在对目标进行调整后,李进芳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注重抓课堂效率,重复看错题本,加大做题量。

最终,她高考成绩排在年级170多名,完成了从高一时倒数第几名的大逆转。

 

立志勤奋好学回报“大家庭”温情

李进芳被北语录取后,成为福利院孩子们学习的“模范姐姐”。铜仁市民政局给予她1万元助学奖励金。福利院将继续承担她大学期间每年6000余元的学费,还为她购买了一台电脑,以及衣服和生活用品,解除她学习的后顾之忧。

“福利院的照顾,让我和弟弟重新获得了家庭般的温暖;社会的关爱,让我们走出了家庭不幸的阴影。”李进芳说。三年来,福利院聘请老师为学龄儿童少年上晚自习,补习提高文化功课,而且开设了钢琴、琵琶、二胡、书法班,她在福利院良好的学习环境下,学会了弹钢琴,书法也不错。

现在,办理完入学手续、还没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李进芳,已与舍友相处得很融洽。“逛图书馆、去食堂吃饭……”她已开始熟悉校园环境。

描绘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李进芳没有太多惊人的话语。她说,会努力学习,完成大学课程,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勤工俭学,参加体育社团,发挥自身在跑步、羽毛球、篮球等方面的特长。

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李进芳时刻不忘感恩。即使在高中学业紧张时,李进芳也利用闲暇时间给福利院的弟弟妹妹们上英语课、教他们打篮球,像大姐姐一样关心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成为大学生,我身上的担子也重了。我要担起责任,成为福利院弟弟妹妹们的学习榜样,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每年寒暑假,我会回到福利院,在生活和学业上照顾弟弟妹妹。以后有机会,我会做一些志愿服务的事情,回馈社会。”李进芳开心地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