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夏令营需回归教育本位
发布时间:2014-08-13
期号:
刘 婧
最近,一个名为“北大清华文化深度之旅”的“天价”暑期夏令营夺人眼球。该夏令营10天收费2.98万元,在招生方面仅招15位精英人士;在“授课”方面,工作人员称请来北大、清华教授亲自授课,高考“状元”全程陪同,还安排马术、高尔夫等实践课程以培养“领导精神和良好心态”。有媒体报道,这个夏令营疑点重重,在开班之际,负责人不知所踪。
“天价”夏令营其实只是商品化时代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时代,为了一个好价钱,商品大多需要“精包装”,“北大清华文化深度之旅”就是典型一例。单凭“北大清华”这个牌子,就让诸多学生和家长的名校梦蠢蠢欲动,再加上一系列的“高大上”配套服务,简直让他们目不暇接。
市场运作下的夏令营,已让人看不清它最初的样子,其“寓教于乐”的思想渐渐被弱化。夏令营原本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在自然环境中关心别人,在克服困难中建立自信,在团队竞赛中与人合作,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能力。近年来,国内夏令营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随着多种机构的介入,夏令营被更多地赋予了商业色彩,与以教育为本位的宗旨渐行渐远。
诚然,夏令营是一种体验,但更应该是一种锻炼式的体验,要和游玩、享受分开来。商业化的夏令营,过多利用“噱头”包装来吸引学生和家长,而无真正实质内容。每一次夏令营活动的组织,都应该经过严谨细致的策划后实施,活动内容要针对孩子生理及心理特点安排。在玩中受教育,在玩中有收获,才是夏令营的本质。走马观花、到此一游、攀比炫富式的夏令营,既劳民伤财,又对孩子成长无益。夏令营要摒弃光鲜包装,早日回归教育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