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近万名研究生喜获硕博学位

发布时间:2014-07-16 期号:

  7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迎来了2014年度学位授予仪式。来自中国科学院100余家研究所的9682名学生喜获学位,其中5099人获博士学位,4583人获硕士学位,600余名学生代表在礼堂接受了学位“加冕”。在国科大36年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上,授予学位人数至今已累计近12万名。

 

生逢其时,不“最”不归

  “今天,我穿上这身校长礼服其实是捡了便宜。”当头发斑白的院士、新任校长丁仲礼走到演讲台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丁仲礼说,自己刚任职3个月,就有了近万名的毕业生,穿上这身礼服倍感温暖,希望作为老校友,为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作为时代的佼佼者,希望同学们充满自信,国家的快速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丁仲礼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17日视察中科院时对国科大学子的寄语,鼓励同学们在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指引下,“生逢其时”,为之奋斗。国科大作为坚强后盾和永远的精神港湾,无论同学们遇到什么困难,母校都将会竭力帮助。

  丁仲礼提出,终身学习是一种习惯,“虽然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已经学会了学习方法,但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知识是依靠积累的。”丁仲礼建议学生,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要不断积累知识,把学习当做“修身”的最好途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丁仲礼将李白的诗句赠与即将离校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充满豪情壮志,不“最”不归。

 

带着全家来毕业

  如果说清华毕业典礼上,抱女儿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研究生夫妇是人生赢家的话,那么在国科大就有很多这样的赢家了。在这读研期间,找到人生伴侣、经历人生最重要的婚姻仪式、拥有爱情结晶,都是“人之常情”。“做科研这条路其实很艰苦,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已是而立之年的张博士带着她4岁的儿子来参加毕业典礼。这个4岁的小男孩穿着一身量身定做的小博士礼服,面对着照相机镜头,什么都不说,就是“咯咯”地笑。张博士却转过身去抹起了眼泪。“这4年里都是家人带孩子,自己专心做科研,为他做的太少了。”在她看来,“赢家”并不是徒有虚名,是需要有所付出和舍弃的。

  “奔三”的李博士也带着全家出席了毕业典礼,他的母亲就毕业于这里。硕博连读5年后,他也拿到了国科大的毕业证书,在父母的眼中有掩饰不住的骄傲。“国科大‘掠走’了我最美的时光。”小李打趣说,“如今‘两世同堂’,我妈比我还开心,今天到处合影,就像她毕业一样!”

 

“邓布利多”被“围堵”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有一个人格外忙碌,他就是丁仲礼———这位被学生称为“邓布利多”的新校长。“你看,他今天穿上校长礼服,多像《哈利波特》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对啊,气场也和邓布利多一样,威严之中不失慈爱。”“我们的丁校长也是个不老的传说!”礼堂门口,等待“加冕”的几名硕士生议论纷纷。这位被称为“邓布利多”的校长,在为学生扶正流苏之后,拍毕业照前一一和学生握手。拍完后,遭到毕业生的“围追堵截”,要分组合影。好不容易从人群中“逃”出来,又被另一群学生追过去要求签名留念。一个女孩直接钻到人群里,拿起美颜相机和丁校长“自拍”……记者等了1个半小时,烈日炎炎,丁校长的额头早已沁出汗珠,但他一直满脸笑容。“我其实很惭愧,因为我刚到任不久,跟学生沟通还不够多。”脱下礼服,丁校长的衬衫已经湿透了。

  说起国科大以后的发展,丁仲礼的眼睛闪烁出光芒:“作为校长,我要求每位老师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这种关爱不是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点点滴滴上。”丁仲礼说他是个“任性”的人,要求每位老师把具体做法罗列出来,“如果不按要求做,我就要采取措施。”在学生眼里,丁校长就像“邓布利多”一样和蔼可亲,而他们不知道,这位校长也有严厉、倔强的一面。

(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