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让职校生圆深造梦

发布时间:2014-03-05 期号:

安京京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时期,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就需要一个更具质量和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作为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方向。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让职校生也能实现深造的愿望。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日趋成熟。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公告显示,2013年全国中职生就业率达96.81%,而这一数字在北京高达98%。中职生、高职生不但就业容易,薪酬行情也日益看涨,有些热门专业毕业生入职几年后月薪近万元不再是稀罕事儿。但与此相对的是,一方面在选择学校时,家长和学生普遍不看好职技类学校,八成以上仍认普高;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跳不出“唯学历论”的桎梏,对职业教育仍存偏见。

  大量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紧缺为何不能刺激职技类学校的招生和进一步发展?笔者看来,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中高职就业率虽不低,但普遍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强度较大,整体平均收入与本科生尚有一定差距;二是家长、学生和企业对于职校生的“高素质”存在一定期望值,但目前职校生仍缺乏较为顺畅的上升通道,深造机会极为匮乏。

  近几年,为给职校生开拓更大的上升空间,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职校生进一步深造。如高职单考单招、五年制高职和中高职“3+2”衔接,高职续本、考研等。而此次国家提出的试行学分转换、引导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无疑为高职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影响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等进程,更关乎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让每一个职校生都有圆深造梦的机会,才能推动中国梦的最终实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