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沉迷网络误了状元

发布时间:2014-02-26 期号:

  “经历了5天的寻找,在走过数十家网吧后,55岁的刘国华(化名)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正埋头打游戏的儿子刘宁(化名)。25岁的刘宁头发蓬乱,脸色苍白,正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屏。”不久前,一则《理科状元街头流浪四年网吧里耗青春》的新闻一经发出,引发关注。

  当时是春节过后的几天,刘宁本不该出现在网吧里,也不该是这个状态。刘宁是昔日的高考状元。毕业4年,他有近3年的时间流浪在各个网吧里。

  改变状元人生轨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沉迷网络”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据刘宁自述,曾在家乡被众星捧月的他,考进一所著名学府后发现,高等学府里人才济济,他再也无法找回当年鹤立鸡群的感觉。于是,理想步入歧途,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妄想,让他对平庸的工作和生活提不起兴趣,情愿沉迷在虚拟世界里找寻英雄的荣光。

  可是虚拟世界中的“叱咤风云”,真的能让现实变得美好吗?从见诸报端的新闻中,答案不言而喻:《高考状元染网瘾无法自拔》、《昔日高考状元拒戒网瘾割脉自杀》……一个又一个“状元”毁在“网瘾”的手里。

  长期沉溺在虚拟世界,让“刘宁们”将游戏和现实混为一谈,甚至会因为虚拟的“成功”而选择逃避现实。而一旦从“虚拟”中脱离,他们极易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动机,丧失自尊和自信。

  长期沉溺在虚拟世界里,不跟别人沟通,时间久了,他们很难在现实中建立正常、融洽的社交关系,最终加重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造成心理障碍。

  “它会夺去你对生存的渴望,所有的一切对你而言都失去了意义。”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台词,用来形容沉迷网络带来的危害再贴切不过。

  沉迷网络,误了状元,可悲,可叹!亟待引以为戒。

(许 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