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继2012年、2013年建设4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后,本市今年将再建2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提供学位35980个,9月招收新生6540名。
2012年,市财政投入约2.4亿元,重点建设1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新增学位9012个,总学位22810个。2013年,“建设城乡一体化学校”被列为市政府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建设项目增加到30所,投入约6.18亿元,新增学位24881个,总学位数达到41610个。今年城乡一体化学校数量将达到65所。新增学位都位于群众就学需求强烈的重点地区。
城乡一体化学校将城区名校资源与现有的农村地区学校结合,实行“同一法人、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一个校长在两个校区拥有同等的人事、财务、教育教学安排、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权利,两校共享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教材、作业系统及校内考试评价实施统一管理。
资源输入校和输出校共同进行从“输血”到“造血”的探索,输入校教师到输出校开展学习实践,双方互派教师跨校任课、联合培训已形成长期制度。有的学校还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两校间远程教研听课的平台,这种实时互动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资源输入校对输出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文化建设等实现了全方位的“复制”创新,通过促进文化认同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有的学校每学期都派学生“访学”本部,有的输入校从校舍设施到校园文化景观,都参照总校的标准重新设计。
今年计划新建的城乡一体化学校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中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数量占1/4。京源学校分校、潞河中学附属学校、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和101中怀柔分校都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二中亦庄学校则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