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教委日前出台新政,从明年开始,在全区中、小学校试点实施校长、教师轮换制,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普通校开展管理和教学,同时从普通校里选派学生到优质资源校学习,实现生源和教师的“双向流动”。
跨校流动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是西城,全市各区县从去年起已启动优秀教师区域内“流动”计划,流动的方式也各异,主要采取“就近、自愿、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城区大多采取交流互动的方式。密云、怀柔等郊区县则采取硬性方式,交流教师带着人事关系走,交流结束后再回原单位。笔者认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跨校不要流于形式,而要落在实处。
跨校流动带去的是先进理念。对于一所学校的整体发展而言,“名校”值得借鉴的除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和优秀的师资外,更重要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和教学理念,这才是一所学校得以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名校长和名师的跨校流动是要将本校好的办学理念带到普通校,结合普通校的现实,因地制宜,让普通校“活起来”,获得长远、持续的发展。
跨校流动让全校师生受益。名师的跨校流动不是仅仅让普通校的部分学生换个老师,而是要将自己的教学模式带到这所学校,通过传帮带、收“徒弟”等形式,让普通校的教师队伍尽快成长起来,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师”,从而让全校各年级学生受益。这样,即使来自名校的名校长、名师返回原单位,先进的教学经验也能继续在普通校发挥作用,这才是“名师轮岗”的真正意义所在。
跨校流动吸纳优秀的教学资源,对于薄弱校而言固然是好事,但学校的发展还是要靠自身的不断努力。普通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不断进步,提升自身水平,才能做到可持续、不间断地发展。全市的“名师流动”不必局限于跨校授课,也可通过网上授课、结成师徒对子等形式,让好的教学经验走得更远,覆盖面更宽,让更多学生受惠。
(安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