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10位老教授获“蔡元培奖” 半数获奖者已过耄耋之年

发布时间:2013-09-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昨天上午,北京大学授予10位老教授第三届“蔡元培奖”,以表彰他们在教书育人、知识创新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今年“蔡元培奖”的10位获得者分别为:物理学院教授陈佳洱、工学院教授黄琳、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元方、法学院教授罗豪才、医学部教授彭瑞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沈渔邨、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恩涌、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宿白、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杨芙清、药学院教授张礼和。他们平均年龄达80多岁,其中超半数获奖者已过耄耋之年。

  本届“蔡元培奖”获得者学问高深,甘为人梯,以高尚的师德风范为北大全体教师树立了学习楷模。陈佳洱教授长期致力于低能粒子加速器及其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低能粒子加速器的带头人之一;黄琳教授是我国控制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北大一般力学博士点的创始人,为我国改革开放后控制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刘元方教授长期任教北大,在放射学等领域做过许多创造性工作;罗豪才教授则是新中国行政法学开拓者之一,是中国软法理论倡导者,引领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研究20余年;年届90岁的彭瑞骢教授堪称“北医的掌舵人”,为北医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前沿学科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沈渔邨教授是中国现代精神病学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王恩涌教授对北大地理学科的建设与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年过90的宿白教授是中国大学考古学科教育的开山鼻祖,是学术界公认的历史考古学领域集大成的学者;杨芙清教授从教54载,辛勤耕耘,教书育人之志历久弥坚,在耄耋之年仍为我国计算机软件事业的发展孜孜不倦地劳作,为建立我国软件科学与软件工程学科及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张礼和教授55年扎根北大,呕心沥血,桃李满园,两度荣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蔡元培奖”以北大老校长、教育家蔡元培的名字命名,旨在表彰北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弘扬优良的师德师风教风,是北大教师的最高荣誉。季羡林、侯仁之、厉以宁、张恭庆等德高望重的大师曾在前两届评选中获奖。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