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先玲:教书,更教人生

发布时间:2013-09-09 期号:

北京考试报通讯员 崔 艳

 

  蒋先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自1990年7月以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近23年,先后主讲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国际金融管理、项目融资、房地产信贷与抵押贷款等课程,所授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先后15次被评为院系排名前10%的课程。

 

  敲开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办公室的门,蒋先玲教授正忙碌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今天上午刚参加完国际经贸学院暑期夏令营的开营仪式。”蒋先玲说,“我们邀请全国高校的优秀本科生来参加这个夏令营,从中挑选极优秀的给予保研名额。”一说到人才,她的目光中难掩喜悦之色。

  爱才爱学生的蒋先玲讲课深受学生欢迎。学校的师评网站上,不少学生称赞她是“难得的好老师,讲的课清晰明了,帮助很大”。蒋先玲的课不仅注重知识的传达,也注重给学生更深层面的启迪。她在给学生讲“复利”的概念时说到:“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剩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也就是说,今天的一块钱比明天的一块钱值钱,这其实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活在当下,眼前的事情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蒋先玲极注意因材施教,她认为,“90后”大学生4年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兴趣。他们比“70后”和“80后”具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以支持他们选择兴趣。2009年学院开始大类招生,大三再分专业学习。在每届学生分专业前,她和同事都会在全院大会上为学生详细介绍各专业,引导学生尊重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真正的专业选择应该是兴趣导向的。”她说。

  2013年本科招生中,学校新增的5个专业中有3个是由蒋先玲带领经贸学院申报的:经济与金融、财政学、税收学。2006年开办的经济学实验班是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前身,蒋先玲认为申报成更宽口径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更利于学生的求学就业。而增开财政学、税收学可以丰富学校学科体系,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

  教龄23年的蒋先玲笑谈,最初没想过当老师,因为“印象中老师都太辛苦了”。后来真正当了老师,便干一行爱一行了。“当面对的人群永远都是18到25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时,这样的工作让我很有新鲜感,而自己的心态也得以一直很年轻。”2年前的教师节,她教过的50多个学生一起赶来为她庆祝教师节,让她很是感动。“或许当初和我一起学金融的同学现在比我有钱,但是我觉得当老师带给我的精神财富更巨大。”

  蒋先玲希望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丰富各方面文化知识,作经贸复合型人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我希望贸大学子未来都能成长为行业的领袖式人物,成为大家。”蒋先玲说。

  诲如春风桃李满,更传人生感悟长。蒋先玲全心全意带给贸大学子的是知识,是自己的实干与乐观,更是为整个人生打算的长远眼光。她认为,真正的教学名师,教书,更教人生。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