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兄弟圆梦北交大

发布时间:2013-09-02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8月28日11时许,北京籍考生叶志远、叶思远孪生兄弟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办理报到手续。

  哥哥叶志远身高1.75米,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弟弟叶思远1.76米的个头儿,略显胖些。他们长得并不很像,如果没人提醒,很难想到这两人是双胞胎兄弟。

吹长号,双双考进北交大

  7月中旬的一天,对叶家兄弟来说,是值得高兴的日子。那天,兄弟俩一起收到了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弟弟高考成绩607分,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入读通信工程专业;哥哥高考成绩为647分,就读心仪的理科实验班。

  当年中考时,兄弟俩成绩一样,都是535分,一同被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录取。如今虽然高考分数不同,但都如愿以偿考上了自己喜欢的学校。

  长相不同的孪生兄弟,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吹长号。

  “他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练长号,中学阶段都曾获不少奖项。高三那年,他们每天都花一小时练习长号。”母亲张女士告诉记者。

  春节前后,叶家兄弟俩都参加了北京市艺术特长生统测和北交大文艺特长生测试,最终获得了北交大的文艺特长生资格。哥哥由于高考分数够学校录取线,以裸分被北交大录取。入学后,他们加入了学校艺术团。

   “北交大的交响乐团在全国高校中比较出名,我很高兴入校后能成为这个社团中的一员。”哥哥叶志远说。

互激励,在竞争中求进步

  “高三一年,每次重要考试,我的成绩都比哥哥好,但最重要的高考却发挥不好,被哥哥给‘灭’了。”当记者问兄弟俩平时成绩如何时,弟弟不服气地说。

  “兄弟俩出生仅相差20分钟,但性格迥异,弟弟脾气比较倔强,哥哥性格很温和。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生争执时,老大常忍让老二。”看着两个孩子,妈妈微笑着说。

  高三冲刺阶段,关于何时熄灯睡觉的事成为兄弟俩经常争吵的导火线之一。叶志远和叶思远住同一个房间,弟弟晚上复习到12:30,就要熄灯睡觉,但哥哥经常学习到凌晨一点,影响弟弟休息。如果兄弟俩协商不好休息时间,还会把状告到父母那儿。

但争执归争执,兄弟俩在复习中还是互相帮忙、互相激励,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从小到大,他们都很懂事,学习很刻苦。尤其在高三这一年,兄弟俩一直互相激励。”妈妈说,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他们会请教对方,一起探讨解题方法。

做家务,独立意识早培养

  到了新生报到现场,兄弟俩各自到就读学院办理入学手续,让母亲在旁边等候。

  兄弟俩自理能力都比较强,这源于父母的不溺爱。

  妈妈说:“我要求孩子从小就自立,学会干家务活儿,每年寒暑假,早早就对他们做好了‘分工部署’。家里打扫卫生、洗碗这些家务活,由哥俩包揽。”

从小培养的独立意识还影响到兄弟俩的志愿填报。“我们当初想让孩子报考北京师范大学,但孩子们喜欢理工科专业,加上他们获得北交大文艺特长生资格,有加分照顾,最终尊重了孩子自己的选择。”妈妈说。

  拿到录取通知书,兄弟俩利用暑期去打工,一共赚了2000元钱。两人商量,一人请父母吃饭,一人买礼物送父母。

  说起大学的规划,哥俩都有考研和出国的打算。弟弟叶思远表示,喜欢骑车的他会找时间多骑骑车,发展自己的爱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