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伏天未出,立秋仍要防暑

发布时间:2013-08-12 期号:

  立秋即过,可暑气未消,高温持续不下,毫不亚于大暑之时。加上阵雨频至,一憋数日,空气湿度更大、气压更低,闷热的天气让人苦不堪言。因此,伏天未出,防暑祛热仍要继续。

  防中暑并非小事,学生及家长不能忽视。近日,一个新的名词闯进人们视野——“热射病”。据了解,这是中暑的重症级别,高热却无汗,可至呼吸困难甚至昏厥等。暑期至此,部分学生以为立秋来临,大暑已过,加上作业完成过半,开始计划开学前的最后一次出游;还有一些学生安排在室内活动,以为只要不在烈日下做剧烈运动就可以躲过中暑,却不在意高温依然延续。事实上,即使末伏临近,闷热、潮湿的天气还会持续数日;即使不在烈日下,在通风不好的低压环境中,人们也容易受到暑邪侵袭。所以,学生在活动时仍要注意防暑,不要在假期余下的半个多月掉以轻心,以致影响到开学的准备。家长要督促孩子多喝水,也可以在平常的饮食中给他们准备一些祛湿去火的食物,如薏米、绿豆、苦瓜等。

  除了暑热,暑湿感冒的威胁毫不逊色。相比愿意“亲近大自然”的学生,“宅”在家里的学生常常是吹着空调,对暑期疾病的“骚扰”满不在乎;还有一些则喜欢穿梭于各个博物馆之间,以为防暑、游玩两不耽误。殊不知,空间过于密闭,室内外温差过大,是患上暑湿感冒和出现各种健康问题的强大“杀手”。机体忽冷忽热,调节不及,代谢紊乱,也是中暑的重要表现。家长在家或离家前要特别提醒孩子适时调整空调温度,如上午不是很热时要多开窗通风,午后可开空调驱暑,晚上日落后再关闭它,换换室内空气。至于游走在室内外冷热交替环境中的学生,一定要注意进屋前擦干身上的汗水,千万不要为尽快祛热而在冷风下直吹,那样很容易引起不适和疾病。

  总之,夏天的节气虽然过去了,但闷热的天气依然在持续,还在假期的学生及家长要在日常饮食和生活细节中注意防暑祛湿,不要让“秋老虎”侵袭到自身的健康,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为迎接新学年做好准备。

(宋 迪)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