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此后,余震不断、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灾区每一条消息都牵动着北京120多万中小学生的心。他们情系玉树,捐款捐物,用自己的行动告诉玉树人民:“玉树别哭,有我们在!”
心系玉树
玉树蒙灾,举国同悲。4月21日,全国哀悼日。苍天带雨,大地呜咽,全市中小学生都沉浸在深深的哀痛中,为玉树祝福与祈祷。
清晨7:30,细雨蒙蒙,北京八中的操场上已密密麻麻站满了学生。他们一脸庄重,垂头不语,默默传达着对遇难同胞的哀思。校学生处特意赶制了反映灾区和救援情况的电视短片。那些平时嘻嘻哈哈的大男孩们,观看时也不禁哽咽。学校紧急动员,组织了以捐助玉树为主题的义卖,3天时间募集8000余元,全部通过西城区红十字会捐往灾区。
在怀北学校,700余名师生用自己的身体组成“心系玉树”的图案,两个大大的心形人墙将“玉树”紧紧拥抱。学校彭校长说:“心形代表强大的祖国,‘玉树’代表地震灾区。这个造型的寓意是:当祖国发生危难时,不论距离有多远,我们时刻与祖国心连心!”
在大红门一小,孩子们观看了玉树受灾图片和视频。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青年教师朗诵了诗歌《玉树别哭、孩子别哭》,诉说对玉树痛苦与哀伤的感同身受,祝愿灾区人民早日战胜苦难。三年级5班的王欣怡、姚兴展示了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玉树 加油》和《心向玉树》,表达了对玉树灾区人民的牵挂与祝福。
复外一小,10时的校园,一切声音都停止了,全体师生肃立、低头默哀,低年级的孩子们胸前双手合十,稚嫩的脸上一片凝重,纯真的眼里饱含泪水……
人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鲁迅中学、礼贤中学……不论地处哪个区县哪条街道,那一刻,共同的哀思将师生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心向着同一个方向而跳动,眼泪为了同一份苦难而流淌,那个名字叫“玉树”。
行动起来
“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时刻关注着灾区。”从得知灾情那一刻起,首都中小学生们就开始用行动告诉玉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一知道地震的消息,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师生们就开始了与手拉手学校——青海玉树职高不间断的联系,但拨去的电话里始终是忙音。直到震后第3天的4月17日,那头终于传来回音:玉树职高陈庆校长告诉他们,学校楼房全塌了,有30多名学生和5名教师被夺去了生命,很多人受伤,至今还有失踪的师生在断壁残垣下生死未卜。这位40多岁的高原硬汉说到这里已泣不成声……得到消息后,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五个校区的535名教师和3228名学生立即为灾区捐款5万余元。仅鼓楼校区的1000余名师生就捐款21075元。
4月20日,震后第6天。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千余名师生以独特的行为艺术方式再现了玉树地区震后情景。每一个姿势,每一个场景,没有经过演练,却让人动容。
4月21日,震后1周。北京市洋桥学校师生揣着募捐的10000余元,送到民政局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学生们朴实地说:“为了失去家园的叔叔阿姨,为了失去亲人的小伙伴们,我们愿意尽洋桥人一份绵薄之力。”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当天,在《隐形的翅膀》的歌声中,德外二小师生们也在细雨中为灾区献上了爱心。
4月23日,昨天。八一中学的义卖仍在进行……大灾,大爱。短短几天时间里,捐钱、捐物,爱心和感动在全市每个校园传递。
传递爱心
在宏志学校,在残障学校,虽然孩子们自身并不富裕,但在灾难面前,他们也有着一样的爱心,每一个孩子都义不容辞地献出微薄之力。
4月20日中午,宏志中学许多老师没像往常一样去吃午饭。他们聚集在办公楼前,动手挂起了书写着“向玉树抗震救灾捐款”的横幅。一传十,十传百,全校很快掀起了捐款热潮。“为玉树灾区人民捐款,回报社会,是我们宏志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宏志生财力有限,但为灾区人民做奉献,我们也要尽一份力!”这些生活困难,每日生活费不过十来元钱的宏志生纷纷慷慨解囊,他们捐出的是从穿衣吃饭中省下的生活费,是在勤工俭学中攒下的辛苦钱……“1元、5元、10元……”仅仅一个中午,全校师生共计捐款15411元。每一分、每一角都饱含着对玉树灾区人民的一份牵挂。
玉树震情同样牵动着北京二聋学校残疾孩子们的心。虽然听不见,但灾区的画面仍给他们极大震撼。他们主动找到老师,要为灾区人民捐款,师生共捐5060元。
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爱心的接力,是梦想的传递,是坚强的延续。玉树,请不要哭泣,北京中小学生永远和你在一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京京 彭 丹 实习记者 徐 凡)
玉树灾区高三昨天全部复课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陈霄飞)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昨天,灾区已实现高三年级全部复课。
为帮助高三学生按时完成高中学业,顺利参加高考,教育部、财政部决定,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从募集的社会捐赠资金中,向灾区高三学生提供每人每天10元生活补助。资金已于昨天正式复课时发放到高三学生手中。
灾区学生高考将享优惠政策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灾区学生高考有关优惠政策正在研究,这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的。
教育部要求,做好灾区学生高考工作,研究高考有关优惠政策。按中央关于复学复课的要求,配合青海省政府和教育厅,解决教师、教室、教材、教具等方面的困难,加快复学复课进度。
灾区学生心理读本昨天送达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陈霄飞) 教育部编印的灾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已于昨天送达学生手中。
据悉,为对灾区中小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援助,加强地震灾后的学校卫生防疫,帮助灾后的中小学生尽快从阴霾中走出来,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教育部组织编写了《玉树,我们与你们在一起——献给地震灾后的孩子们》(汉藏文对照本)一书。4月20日,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民族出版社紧急印制了2万册。
4所师大开通玉树心理热线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为做好震后灾区救助恢复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近日组织4所师范大学,面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和网站,为灾区老师和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青海师范大学组织3位心理学教授、15名心理教师,西北师范大学组织4名专职心理教师、12名相关专业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组织5名专职教师、30名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其中,青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全天候24小时提供服务。
北京援建希望小学安然无恙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 坤) 记者从北京团市委获悉,北京援建青海玉树的五所希望小学学生和学校在地震中均安然无恙。
地震发生后,援建希望小学孩子们的安危牵动着大家的心。青海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终于传来消息: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援建的5所希望小学除个别教室有裂痕外,没有出现房屋倒塌现象,在校学生无一伤亡。
2007年至2008年两年间,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先后援建了5所希望小学,分别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扎河乡“京汉希望小学”、襄谦县觉拉乡“万东希望小学”、杂多县阿多乡“会好希望小学”、曲麻莱县“影光希望小学”、称多县“彤城化工希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