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研招全部线上网络远程复试
专硕全面实行专项制招生培养

发布时间:2021-04-12 期号: 1545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邱乾谋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苗 露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严格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区分校内外考生,全部采用线上方式开展网络远程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工作中,学校采取什么举措确保公平公正?考生参加复试要注意哪些问题?对考生调剂有什么建议?2021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对此,记者采访了学校研招办负责人。

 

记者:2021年学校研考报录情况如何?

负责人:学校2021年研考报录比约为6[∶]1,其中全日制硕士报录比为3.3[∶]1,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

 

记者:与往年相比报考情况有何变化?

负责人:学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达18751人,比上年增加9500人,增幅102%。比较热门的专业有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等。

 

记者:2021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负责人: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面实行专项制招生和培养,包括十大专项类别57个具体专项。十大专项类别包括烟台专项、海南专项、科技小院、产业体系和产业研究院、动物养殖与健康、先进制造与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金融与会计等。其中烟台专项全程在学校烟台研究院培养,海南专项全程在学校三亚研究院培养。

 

记者: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

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25个一级学科上榜,其中获评A+的学科有6个,A+学科数位列全国第六名。6个学科分别为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和草学。学校也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之一,双一流建设学科有9个,除上述6个学科外,另有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植物保护,均为学校优势学科。

 

记者: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学校研考复试如何展开?

负责人:学校严格落实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区分校内外考生,全部采用线上方式开展网络远程复试。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管理。各二级招生单位成立院级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院复试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复试小组具体开展考核,同时负责处理招生过程中考生提出的质疑和申诉。学院根据本院学科、专业实际情况,成立若干复试小组,负责实施对本组考生身份核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考核等。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和研究生院成立复试工作检查小组,加强对复试过程的检查和督导。

 

记者:复试对研考生有哪些要求?

负责人:环境要求方面,考生要在安静明亮的房间独立进行远程面试。房间内除考生本人外不能有其他人员。周围环境不得对复试产生干扰。视频背景必须为真实环境。

网络要求方面,房间内网络信号质量要满足视频通话需求,建议有线网络、Wi-Fi、5G/4G中准备2种及以上,优先使用有线网络。

设备要求方面,考生要按照“双机位”模式准备相应设备,包括2部带摄像头的设备,支持高清视频通话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均可。电脑操作系统建议为Windows10版本,浏览器建议为Chrome浏览器最新版。

位置要求方面,考生正向面对主机位,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中,保证面部清晰可见,不佩戴口罩和耳饰,头发不可遮挡耳朵。二机位从考生侧后方拍摄(与考生后背面成[45°]角),确保可拍摄考生本人和电脑屏幕。

纪律要求方面,网络远程复试系统要全屏显示,不得缩屏。除复试需要打开的软件,不允许再运行其他网页或软件。考生复试前要关闭手机闹钟、拦截APP通知等,保证复试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或打断。复试全程,考生不得截图、拍照、录屏、录音、录像,不得与外界有其他音视频交互,严禁将相关信息泄露或公布。

应急处置方面,复试期间如发生设备和网络故障,考生要立即主动联系报考学院,根据要求启用备用系统或其他操作。

 

记者:研考生参加复试面试要注意哪些问题?

负责人:考生要提前配合报考单位进行复试软件测试,保障复试过程中网络畅通、环境安静,同时熟悉备用平台(腾讯会议)操作,以防考试时出现突发情况。线上复试过程中有3个重点,即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和科研经历。好的表达逻辑可以实现更好的面试表现。自我介绍时,考生要注意突出学术研究、科研项目和本科学习情况等,这些是面试老师关注的重点。专业知识是复试环节考查的重点,考生要在考前巩固本专业基础知识点。另外,评委多会在自由提问环节围绕考生科研经历进行提问,以考查考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素养。所以考生对自己的课题要挖深吃透,成为自己课题的“专家”,不能“一问三不知”。

 

记者:在确保研考复试录取公平公正方面,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负责人:一是复试方式上,对校内外考生一视同仁,统一采用线上方式开展网络远程复试,报考同一专业的考生复试流程相同。

二是复试前依托学信网远程面试系统和移动云考场系统,实现人证、人脸“双识别”,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四比对”,加强复试资格审核,确保无人替考。

三是复试过程中,考生顺序随机确定、考试题目随机确定,并保证题量充足,避免重复抽题。复试题库以开放性、综合性试题为主,综合考查、择优录取。

四是加强过程督导。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和研究生院分别成立复试工作检查小组,加强对复试过程的检查和督导,实现督导巡视全覆盖。

 

记者:在调剂方面,研考生要关注哪些信息?

负责人:调剂考生要及时关注计划调入学院的官方网站,根据调剂名额开放时间登录调剂系统报名。学校对考生志愿进行12小时锁定,之后自动解锁,考生即可修改志愿。但有时调剂报考时间超过12小时,考生即使被解锁,在不修改志愿的前提下依然在调剂筛选名单中。因此考生看到自己被解锁后不要惊慌,有可能是院系所还未读取调剂信息,审核后不通过的考生在系统中会有正式通知。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