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马明星
近2.8万名考生上周末走进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一考试考场。根据相关规定,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进入考场时均要提供考前7天内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一码一报告两证齐全方可进入考点
“为避免考生聚集,早上7点,校门口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对考生进行第一道检验手续了。”北京师范大学考点工作人员介绍,“在第一道检验手续身份查验中,所有进入学校的考生都要全程佩戴口罩,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身份证和准考证。”考生进校门时要根据公告牌提示和语音广播提示,向门口外侧工作人员出示“北京健康宝”(绿码)和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通过检查后继续走向门口靠里侧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出示上午考试科目的准考证,经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加盖防疫合格章,完成以上手续的方可进入考点。”
考生遇到准考证遗失或其他特殊情况,可第一时间找校门口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进入校园后,考生可咨询专门的道路引导员或按照明显的道路指示牌,找到考场所在的教学楼。考试楼门口均安放了考场示意图和考试日程表等服务信息。
进入考场前,楼前每条通道的入口处都有三位工作人员值守,其中一位手持扫码机,另两位手持指纹识别仪。考生要出示准考证,接受工作人员扫描上面的条形码。准考证扫描通过后,考生身份信息会出现在连接指纹识别仪的电脑里。此时,考生要将食指放在指纹识别仪上,通过指纹验证后才能进入考场。
遇到指纹识别不出来等特殊情况时,考生可以求助学校专门设置的“特殊通道”。工作人员会调出考生身份信息进行全方面比对,防止替考。
3次短信提示促考生完成考前核酸检测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考试工作,保障考生安全,经会商市卫健委,市教委、考试院专门制定了考试防疫方案。
除了要求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从考前14天开始进行个人体温检测,考试当天提供“北京健康宝”(未见异常绿码),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等常规防控措施外,考试院研招办还在考前发布《北京市2020年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核酸检测告知书》,要求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提前自行前往指定检测机构进行免费核酸检测。10月25日至30日,全市共安排19家专业机构、设立47个检测点为考生免费检测,最终共完成17400余人的考前核酸检测。考试院研招办还于10月23日、27日及30日分3次向全体考生推送短信提示,分别提醒考生考试时要提交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按要求自行前往指定地点免费检测核酸,考前提前备好核酸阴性报告、考试当天“北京健康宝”(绿码)截图,避免进入考点时产生聚集。
考务管理抓细求精确保考试安全
今年,北京教育考试院一方面加强对考点的技术指导,考前重点检查验证数据包完整性,并对验证软件的稳定性进行反复测试;另一方面指导考点完善入场组织管理方案,科学设置入场通道,合理安排人力,及时处理特殊情况,防止出现人员聚集,确保考生按时入场考试。
在“一题多卷”的考务管理上,考试院研招办通过考务工作会反复培训督导考点。一方面加强监考员培训,确保试卷条形码不忘贴、不乱贴;另一方面加强答卷回收管理,确保试卷条形码找得回、对得准,并指导考点做好监考员培训、考务细节管理等工作。
此外,在处置考试突发偶发情况上,在往年工作基础上,考试院研招办专门编制了《考试应急处置指导手册》,指导各考点认真梳理工作环节,进一步完善包括疫情防控、考试期间考生因身体不适引发突发情况等问题的应对处理。
据悉,本次考试,全市共有27903人报名,共报考42345科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减轻各考点组考压力,今年北京市新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2个考点,全市考点数达到11个,共设1443个考场。考点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
同等学力全国统考成绩预计2021年1月上旬下达。届时,教育部学位中心将向考生提供成绩网上免费查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