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 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

发布时间:2020-11-04 期号:

 ——访学校研招办有关负责人陶武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北京科技大学是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科研实力如何?2021年研究生计划招多少人?往年考录比怎样?记者就考生关心的这些问题采访了学校研招办有关负责人陶武。

记者:明年学校计划招多少硕士生?其中全日制、非全日制各多少人?有哪些专业招生?

陶武:2021年学校硕士研究生共计划招3400余人,其中全日制约3000人、非全日制约400余人。招生专业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均有招生。招生计划与2020年相比变化不大。

 

 

记者:明年学校的招生政策有何变化?

陶武:材料学科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统一招生,顺德研究生院材料学科(包括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和085600材料与化工专业的材料工程研究方向)招生计划单列,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统一划定复试分数线。

2021年学校仅有部分培养单位和专业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相关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记者: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陶武:2021年,学校取消了部分往年选考人数较少的专业课考试科目。另外,机械专业专业课考试科目813工程力学改为813机械综合(包括机械设计、自动控制原理)。学校2021年各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已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考生可仔细阅读查看。

 

 

记者:2020年学校研招录取情况怎样?报录比是多少?有哪些热门报考专业?

陶武:2020年学校硕士研究生整体报考情况呈上升趋势,共录取3400余名硕士研究生、670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各占约50%),非全日制400余人(专业学位)。平均报录比约为3.7∶1。其中计算机、经济管理类、机械、控制、仪器等专业以及材料、冶金、矿业、科技史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报考人数较多。

 

 

记者: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专业?

陶武:学校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以及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优势学科,还有力学、物理学、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器件、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等基础学科与交叉学科。

 

 

记者:学校科研实力如何?

陶武:学校科研实力雄厚,1978年至2019年底,共申请专利8963项,授权专利5523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81项。据2019年发布的数据,2018年学校师生发表论文被“SCIE”“EI”收录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31位和22位。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陶武:学校研究生培养特色鲜明,注重国际化培养:课程设置突出前沿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增强学生选课弹性,采用案例及慕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围绕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需求订单式培养;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以国际化为基础的学习交流平台;开设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授课课程及外籍教师授课的课程,各专业均邀请海外学者讲学16学时以上,且大力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出国访学,实行学分互认制度。

 

 

记者: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陶武: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三助”津贴、特种奖学金(三晋奖学金等10余种)、国家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等奖助政策。此外,部分培养单位还为推免生或优秀考生设立了特种奖学金等。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如何?有哪些主要去向?

陶武:学校硕士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博士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就业地域广泛,就业单位质量高,就业去向以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及世界五百强企业为主,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很高,且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记者:您对非全日制考生有哪些建议?

陶武:学校2021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非全日制考生要如实填写定向就业单位。录取阶段如有工作变动,可申请修改。

 

 

记者:对于想在将来通过推免读研的考生,您有什么建议?

陶武:学校2021年推免预报名工作已全面启动,推免考生可查看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相关培养单位官网的推免复试方案,按要求完成各个环节。部分学科学硕报考人数较多,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报考对应学科的专硕。

 

 

记者:您认为考生如何合理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

陶武:学校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录取遵循“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的政策,且录取全日制考生中一志愿考生占比90%以上,全日制各专业调剂缺额较少。考生报考前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考研目的,结合自身专业兴趣、能力、专业背景综合考虑,理性选择报考院校、专业、学位类型等,尽量避免调剂。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