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校研究生院招生与学位处副处长林莉萍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孙梦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在2021年研究生招生中,该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学校研究生院招生与学位处副处长林莉萍。
记者:明年学校计划招多少硕士生?全日制硕士生、非全日制硕士生各多少人?有哪些专业招生?
答:2021年拟招收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约5000名,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600名(含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4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招生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及艺术学十个门类的92个学科专业及领域,新增自设二级学科应急管理专业。
记者:明年的招生计划与今年相比有何变化?
答:硕士招生总体规模相对稳定,略有减少。
记者: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是否有调整?
答:040100教育学和040203应用心理学专业均采用国家统一命题科目,自命题初试科目691、831及892科目代码对应的科目名称进行了更改,部分招生专业更改了考试科目。考生报考前务必先查看专业目录。
记者:2020年学校的研考录取情况怎样?考录比是多少?报考人数较多的热门专业有哪些?
答:2020年我校录取各类硕士研究生共计5160人(含港澳台研究生7人),其中非全日制1395人(含港澳台研究生2人)。总体报录比4.7∶1,报考人数超过500人的专业有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专业,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专业以及软件学院的电子信息专业。
记者:学校有哪些优势学科和专业?
答: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确立了“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的学科建设方针,现有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学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A类学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为A+学科;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基础地位,构建空天信融合、理工文交叉、医工结合的一流学科体系,形成珠峰引领、高峰集群、高原拓展的良性学科生态。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学校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记者: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
答:研究生教育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机制,重点实施尖端优质生源汇聚、精品课程体系构筑、国际交流深度拓展、多方聚力协同育人、创新激励分类优秀、卓越导师队伍建设等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创新、强能力、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质量品牌,探索出大飞机班、发动机班、信息安全班等定制化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2010年以来,研究生有近400人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署名达70余人次,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长,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获得者数量处于领先地位。
记者: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答:对符合要求的学生通过设立各类奖学金(含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助学金、助研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等,建立多元奖助体系。具体政策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参见研究生院网站相关文件规定。其中获得学校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博士生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0元(税前),硕士生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元(税前)。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有哪些主要去向?
答:截至 2019 年10月31日,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9.11%,博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7.88%。硕士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民营企业(36.92%)、国有企业(26.90%)、科研设计单位(21.48%)。博士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高等教育单位(48.02%)、科研设计单位(25.87%)、国有企业(10.96%)。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在北京就业比例分别达到57.39%(含灵活就业17.07%)、73.43%(含灵活就业1.40%),在西部地区就业比例分别达到5.42%、5.36%。
记者:您对非全日制考生有哪些建议呢?
答:学校非全日制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的考生,拟报考学校非全日制考生务必提前告知定向就业单位有关培养协议内容,注意报名时填写具体的定向就业单位。
记者:对于想在将来通过推免读研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答:此类学生要登录学校及学院的网站,查看学校及学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1年研究生(含博士)相关要求。推免生可以同时填报几个志愿,多考虑几个学院。此外,因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均可以进行硕博连读,建议推免生不必扎堆在学术学位,可以考虑申请专业学位。
记者:您认为考生如何合理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
答:考生要根据个人志向爱好,结合所学专业和国家的需求(与就业相联系)选择具体招生单位和专业。如果想追求成功率,报考时不妨考虑一下往年接收调剂的招生单位及学院和相关专业,不要扎堆在复试线要求高的。
对于那些既想深造又想不耽搁就业、不影响工作的考生来说,报考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无疑是最适合的选择。一面从事社会实践,一面学习知识,走工作实践、知识学习双管齐下的道路;学业有成后,既能拥有社会经验,又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学籍、学历及学位,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在确定报考单位、学院及专业后,通过专业目录查询并选择相应的考试科目,按考试大纲做好全面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