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研招专业设置略有调整 ——访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徐 淼

发布时间:2017-10-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刘 婧

  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摇篮”的中央财经大学,近年来形成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教育部要求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纳入全国统考后,该校在招生方面有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学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淼。

 

  记者:明年学校计划招多少硕士生?专业设置有无变化?

徐淼:2018年学校拟招收普通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37名(学术型639名,专业学位798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12名(全为专业学位),骨干计划待教育部下达,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名。招生人数仅供报名时参考,录取时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进行调整。

  关于招生专业及规模,考生可查看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专业目录。在招生专业设置上,学校2018年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专业不再招收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硕士研究生,同时暂停招收旅游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硕士研究生。

 

  记者:今年学校研招录取情况如何?考录比为多少?

  徐淼:2017年学校硕士研究生统考有11466人报名,相比去年增长12.1%,其中会计、工商管理、金融3个专业学位报名人数较多。经过初试和复试的严格选拔,学校最终通过统考录取1658人,考录比达6.9∶1。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有哪些特色专业建设点?师资队伍建设怎样?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什么特色?

  徐淼:目前,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以及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55人。

  近年来,学校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

  此外,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大战略部署,按照“改革创新、内涵提高、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保障,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深入实施教育部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专业国际认证,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力促学校尽早进入“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列。

 

  记者: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结束后,考生要注意哪些事项?

  徐淼:考生要关注研招网和学校研究生院网站,及时登录查看相关招生考试通知。其他网站刊登的学校报考信息可能不全或有误,不可作为参考依据。后期考生要注意打印准考证时间及考试时间等。

 

  记者:近两年,教育部推出多项研究生教育改革。关于研究生培养方面,明年学校有没有新的政策?

  徐淼:学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在硕士研究生招生方面主要是在部分学院实行按照学科大类或一级学科录取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涉及经济学院、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