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访谈 国际关系学院增政治学理论、国家安全学专业 ——访学校研究生部主任李文良

发布时间:2017-10-17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孟 红

  国际关系学院曾为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开办培训班,20世纪50年代首创侧重外国当代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196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从单一的外语院校向多学科复合型院校的转型。学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学校研究生部主任李文良。

 

  记者:学校2018年计划招收多少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各多少人?

  李文良:学校2018年拟招收硕士生320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2人),其中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各160人。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具体详见学校2018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记者:学校2018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有无新增招生专业?

  李文良: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建设,学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专业有所调整:新增政治学理论、国家安全学两专业,同时停招中外政治制度、国际事务管理两专业。除新增两专业外,其他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没有变化。初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大纲已在学校研招网发布。考生可自行下载参阅,作为复习备考专业课的依据。

 

  记者:学校2017年研究生录取情况怎么样?报录比是多少?

  李文良:2017年共829人报考国关硕士研究生,录取320人。与上年相比,报录比基本持平。学校各专业报考情况不太均衡,传统优势专业如国际关系等报考竞争相对激烈,有些专业如电子与通信工程等因缺额有调剂名额。

 

  记者:学校近年研究生复试录取成绩有何要求?

  李文良:学校是教育部统一划线单位,不属于自划线院校,原则上各专业复试线会高于或等于国家线。具体往年复试分数线可登录学校研招网查阅。

 

  记者:学校研究生教育方面有哪些特色学科和专业?有哪些学位授权点?

  李文良:学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涵盖法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拥有政治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等3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其中政治学涵盖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家安全学等6个二级学科点;理论经济学涵盖世界经济、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公共采购学等4个二级学科点;外国语言文学涵盖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3个二级学科点;还有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2个单独的二级学科点。专业学位有翻译、工程、法律、警务等4个授权点。学校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共同培养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么样?毕业后主要去向有哪些?

  李文良:学校近年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整体就业形势较好,就业质量较高。其中,30%左右的研究生进入国家党政机关,10%左右进入事业单位,15%左右进入国有企业,40%左右进入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升学、留学及其他约占5%。

 

  记者: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李文良:学校具有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三助一辅”(助管、助研、助教、辅导员)工作津贴等。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2万元。所有学制年限内的全日制硕士生(委托培养学生除外)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按10个月发放)。

  学校研究生(除委托培养学生外)学业奖学金覆盖率在40%—60%之间。学术型硕士生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每人每年10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8000元,三等奖每人每年6000元。专业学位硕士的奖励标准为:一等奖每人每年12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10000元,三等奖每人每年8000元。学校设有专项奖学金、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岗位,用以奖励或资助品学兼优、综合表现突出的研究生新生。学校还可给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或校内困难补贴。

 

  记者:对于想报考贵校的考生,您有哪些建议?

  李文良: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时,考生要客观评估自身条件,结合兴趣和爱好,在理想和现实间找到平衡点。备考时,初试专业课要以学校发布的考试大纲为依据,并根据大纲的知识点制定复习策略。复试侧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