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大学 个别专业考试科目有变化
发布时间:2017-09-30
期号:
——访学校研招办副主任丁建峰
北京考试报记者 孟 红
北京建筑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建筑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院校,1982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得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项目),2014年获批设立“建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学校研招办副主任丁建峰。
记者:学校2018年计划招收多少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各多少人?
丁建峰:2018年,学校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00人以内(其中学术型招生计划预计不超过210人),非全日制硕士生招收100人左右。最终招生计划以北京市下达计划为准。
记者:学校2018年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有无新增招生专业?
丁建峰:学校2018年招生政策无重大变化,招生专业与2017年相同,其中社会工作和工商管理(MBA)学制由3年变为2年。个别专业的考试科目有变化,如环能学院的市政工程专业考试科目四变为水质工程学,测绘学院的建筑遗产保护专业的2门自命题科目都有调整,详情可查询招生简章。
记者:学校2017年研究生录取情况怎样?报录比是多少?
丁建峰:2017年学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60人(包括学硕205人、专硕355人),非全日制硕士生93人。
全校报录比平均在3∶1左右,若干热门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供热供燃气等)报录比在5∶1左右,也有部分专业低于平均值。关注报录比的考生可咨询报考专业所在学院。学校招生简章中有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记者:近年学校对研究生复试录取成绩要求是怎样的?
丁建峰:对于一志愿考生,学校大部分专业划定复试分数线时略高于国家线,若干主干学科和热门专业分数线会高30至50分。对于调剂考生的分数线,每个专业在一志愿分数线基础上会再提高,同时根据专业不同和生源情况另有其他更高要求。考生可关注北建大研究生院相关招生信息,查询往年复试分数线要求。
记者:学校研究生教育方面有哪些特色学科和专业?有哪些学位授权点?
丁建峰:学校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服务基地”、“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5年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签署共建协议,北建大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与设计。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建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名列第9名,城乡规划学名列第12名,风景园林学名列第15名。学校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可涵盖5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和“建筑遗产保护”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点;有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点和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点。目前可授予的学位类别包括工学博士、工学硕士、理学硕士、管理学硕士、艺术学硕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毕业后主要去向有哪些?
丁建峰: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一直很好,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家和北京市各级政府所属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及建筑、市政等企业,其中大多已成为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国家及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作出重要贡献,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记者:针对研究生,学校有哪些奖助措施?
丁建峰:学校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生每人每年20000元)、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优秀项目奖学金(每项2000元)、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每人2000元)、优秀毕业研究生奖学金(每人20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入校后第一学年不分等级,奖学金标准为每人4000元;第二、三学年学业奖学金标准为:一等奖每人10000元,二等奖每人5000元,三等奖每人3000元)。
学校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人每月700元),按每年10个月发放,并提供研究生“三助”岗位。学校还设有新生奖学金,奖励对象主要为一志愿报考北建大且研考成绩优异的研究生。获得新生奖学金的研究生,由学校发文表彰、颁发纪念证书并发放奖金2000元。相关材料记入本人档案。
记者:对于想报考北建大的考生,您有哪些建议?
丁建峰:北建大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北京市属公办高校,专业性强,地域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因此,大部分专业的要求和分数线较高。考生如没有绝对把握,最好以第一志愿报考。因为从往年来看,调剂阶段的竞争较激烈,很多考生连进入复试的资格都没有,或在复试中胜出的机会较小。
另外,考生选择招生单位和专业时要对自身准确定位,不自卑,不拔高。尤其是对想报考的专业要准确定位,了解报考专业在所属学校的位置和专业所属学科在全国的排名。做到以上两个准确定位,即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