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发布时间:2017-03-1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讯(特约记者 刘 婧)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研究生教育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出,到2020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研究生教育向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型,基本形成结构优化、满足需求、立足国内、各方资源充分参与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建成亚太区域研究生教育中心,为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保持研究生培养规模适度增长,千人注册研究生数达到2人,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290万人(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比例更加协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二是培养质量整体提高。寓教于研、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基本形成,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稳步提升,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和人才市场需求,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持续提高。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三是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统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建成一批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四是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前沿研究的活跃度大幅提高。境外研究生培养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成为吸引海外研究生的区域中心,来华留学研究生占在学研究生比例达3%。

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思路:一是把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作为发展主线。二是把寓教于研、激励创新作为根本要求。三是把分类改革、机制创新作为主要驱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要求,实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增强发展协调性,拓宽发展空间。

围绕提出的目标,根据确定的发展思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六项总体任务:一是主动适应需求,动态调整优化结构;二是改革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三是健全质量评价,完善监督保障体系;四是扩大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五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实力;六是拓展育人途径,推动培养单位体制机制创新。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规划从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一是投入保障方面。二是导师队伍保障方面。三是信息化保障方面。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