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访谈 北工商明年拟招硕士910人 ——访学校研招办主任郑旭翰

发布时间:2016-08-17 期号:

北京考试报特约记者 刘 婧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人文社科专业的建设起源于原北京商学院,理工科专业起源于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校近年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学校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接收少数民族骨干和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报考。学校明年研究生招生有哪些特色?记者采访了学校研招办主任郑旭翰。

  

  记者:学校明年招多少硕士生?招生专业有哪些?

  郑旭翰:明年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10人,其中专业硕士505人、学术硕士405人。

  学校明年有53个专业招生,其中化学工程因设不同方向在理学院和食品学院均有招生,统计学分理学和经济学进行招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分管理学和工学进行招生,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新闻传播学等5个学科按照一级学科招生。

  根据近几年报考情况,人文社科类报考人数相对较多,如西方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专硕、产业经济学、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硕、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会计学、会计专硕、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工科专业中,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等相对热门。

  

  记者:学校今年研招录取情况怎么样?

  郑旭翰:学校今年研招录取905人,比去年增加约4%。其中,专业硕士录取500人,比去年增加11.6%;学术硕士录取405人,比去年减少2.9%。一般来说,新闻传播学、化妆品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金融学、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民商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术硕士,以及会计、金融、新闻与传播等专业硕士,不接受调剂。今年经济类专业学位不接受经济类联考考生调剂。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怎么样?

  郑旭翰:学校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授予博士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16个,自主设置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国际法商英语2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产业经济学、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会计学等4个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企业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45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市级人选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51项。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奖助学金方面有哪些政策?

  郑旭翰: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分为新生奖学金和综合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录取的研究生新生,覆盖面达100%。所有推免生均为一等奖获得者,其他新生以入学成绩为依据评定(优先考虑一志愿录取者)。综合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科研工作成绩突出、综合素质优良的高年级研究生,覆盖面达80%。另外,学校设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质量提升奖励项目,包括优秀生源奖、优秀科研成果奖、学科竞赛优胜奖、英语学习优秀奖、创新实践优秀奖、科研发展潜质奖六类。学校还设立研究生国际交流奖学金项目。经选拔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可获得3万元奖学金,用于出国进行课程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最优秀的学生有可能获得18万元奖学金。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么样?毕业后主要去向有哪些?

  郑旭翰:学校研究生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5年有42个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其中,企业是主要就业去向。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等。学校研究生毕业后所学专业和行业契合度较高。

  

  记者:对于报考北工商的考生,您有什么建议?

  郑旭翰:考生报考匹配的学校才是最适合的。选择学校不能只考虑是否为“985”、“211”高校,也要考虑专业建设情况、导师团队、学术氛围等。地方高校也有热门专业。考生要综合考虑学习成绩、专业功底、未来就业意向、学习费用等方面,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

  

  记者:根据往年研考情况,您对考生参加初试、复试有什么建议?

  郑旭翰:北工商研考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复试成绩占30%。初试中的自命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基本素质;复试阶段的笔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为120%左右,分笔试和面试。面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40%—50%。面试除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和发展潜力外,还考查外语听说能力及举止、表达、礼仪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人文社科类专业对外语的要求相对较高,相关考生平时要多练习外语听力和口语。

学校明年研究生入学初试和复试的参考书、考试大纲都已公布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考生可登录查看,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