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刘 婧) 清华大学近日成立混合式教学工作坊,建设慕课和混合式教学课程的30余位教师就混合式课程教学经验进行了交流。
“电路原理”慕课主讲教师于歆杰首先介绍了该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情况。除为清华大学的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持外,该慕课也被多所高校老师使用以支持校内教学。于歆杰认为,进行混合式教学有两个重点,一是老师在实施课程前,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二是不同学校教师在使用同样的慕课支持校内教学时,要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因此使用慕课的标准和方法也是不同的。
“大学物理”课程教师安宇介绍了试点混合式教学的初步成果和经验。他指出,要通过让学生按时看视频、督促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讨论以及改进讨论题等方式,提高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育研究院钟周介绍了“大学历史与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法。她认为,在课程设计中多增加小班研讨、小组课非常有必要。她还介绍了借助清华SPOC(私播课)平台实施助教培训课的情况。
研究生精品课“有限元分析及应用”主讲教师曾攀介绍了该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定位、设计和实施。通过采用混合式教学,课程不仅向学生讲授了有限元基础原理知识,还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建模和实际应用能力。
交流会邀请了两位参与混合式教学课程的学生代表分享学习经验,还邀请了学堂在线总裁刘文博介绍平台对混合式教学的支持技术。与会教师就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实施效果、学校支持措施、平台使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据了解,混合式教学工作坊成立后,教师将定期相聚,分享、交流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中的经验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