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经历过考研的考生都知道,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内容是必考科目。但并不是所有考生都知道,在书本之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一个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在这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特点呢?
研究和学习是两码事
从高中的政治课开始,我们就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在本科阶段,马克思主义又成了必修课;在研考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又成了政治科目考试的精髓。但当成一门学问去研究,还是一码事吗?
“研究生阶段专业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和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 思政学院院长助理高宁介绍,政治课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传授式的,而专业课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作为一门学问呈现。
在课程设置中,并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的优势。研究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时,“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也会一一摆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自主权衡利弊。“事实上,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非常全面、深入。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的同时,陷入了诸如金融危机、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淡漠等一系列危机。而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提出的学说具有超前性。他预见到了资本主义的这些危机。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又反过来求助于马克思主义,希望从中找到走出危机的办法。”高宁说,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现在社会,会让体制变得更完善。很多欧洲政府要员都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粉丝。
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找到其精髓
“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不限于研究其本身,也要找到精髓。”高宁解释说,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为了提高决策素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开拓思维方式。
“同样是面对群众路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生就要为群众路线制作出几套方案。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生就要找到其理论支撑,思考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高宁一边说,一边打开地图,先找到太平洋,然后指出美国和中国的位置。“战略空间在哪儿?我们仿佛看不到希望。但地图转一下,你会发现中间地带很空旷,也就是亚欧大陆的腹地。所以我们的领导人提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增强中欧、中国和印度洋国家的关系。”所谓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换个角度去看。“其实哲学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玄乎。哲学思维会让人更全面、辩证、创新地看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万林艳说,从这个方向毕业的学生,在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时,总能“跳出专业看专业”,有时甚至会给面试官一些启发。
了解学科发展动态
“很多人对理工院校设置马克思主义学科表示疑惑。其实,理工科学生更需要文化素养。”在高宁看来,“文科+理科”是成为一个政界领导人必备的条件。北航作为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学校,科技政策研究就成了思政学院的主要对象。“科技政策如何实施、国家科技发展如何规划、科研企业发展如何和国家对接,这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使命。”高宁笑着说。
同时,北航思政学院借着北航UPS[university(大学)、professor(教授)、student(学生)]战略模式的东风制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具体方向就是三个能力、五个思维。”万林艳介绍,学习理论的学生要有政策解读能力,即“明白国家要干什么”;然后是理论阐释能力,“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出来”;最后是文字表达能力,“把自己的想法进行政策性阐述”。“学习哲学的学生要有战略、历史、创新、辩证、底线五个思维。”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专业课方面,考生都要按照公布的科目大纲进行准备,也要多阅读和专业相关的书籍及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动态。”万林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