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文并摄
11月12日上午8时30分,北京联合大学开始了2015年研考报名现场确认。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确认现场首次走进了14名视障残疾考生。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是个大日子。“我们也可以读研了!”视障考生李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作为全国首所为残疾考生参加研考“私人订制”的招生单位,北京联大明年首次面向针灸推拿学方向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在众多学位授权点申请中,这可能只是一小步。但对于每一名视障考生来说,这是改变人生的一大步。
“郝妈妈在等我们”
家住大兴的李鲲早晨6时就起床了,坐了两小时车来到北京联大北四环校区。一路上,四五级的大风吹个不停,他心里也沉甸甸的。“今天一定要来,郝妈妈在门口等着我们呢。”李鲲笑着跟其他视障考生说。他口中的“郝妈妈”是特教学院教师郝传萍。从北京联大获批视障残疾人专硕点开始,这位和蔼可亲、无微不至的郝老师就一一打电话,叮嘱考生登录什么网站、如何网报。现场确认前两天,郝老师又分别告知他们时间、地点和出行路线。
12日当天,郝老师一早就守候在确认地点门口,等待视障考生到来。和李鲲一样,很多视障考生看东西很吃力,有的甚至视力为0。郝传萍放心不下,虽然已经通知了集合时间,仍担心有晚来的考生找不到地方。在为考生办理身份证确认手续时,她还不时望向门口。“今天正赶上APEC放假,我们就没找学生志愿者。我通知视障考生尽量今天来,我在这儿等着他们。”
“同学,麻烦您,让这几名考生先确认,好吗?”在确认现场“四处奔波”的研招办主任王玮看到视障考生进门,一边扶住他们的胳膊,一边向正在排队的其他考生致歉,希望这次爱心“加塞儿”能得到大家的谅解。整个确认过程,王玮一直领着视障考生,生怕地上的线会绊倒任何一人。“同学,头向左歪一点,笑一笑,好!”负责图像采集的郑老师对这几名残疾考生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虽然他们看不清,但我希望给他们留下最满意的照片”。
一次“用心聆听”的现场确认
信息核对是视障考生最“头疼”的环节。虽然报名信息表只有一页纸,但每个人至少需要20分钟才能“看完”。“我来念给您听吧。”王老师接过考生的信息表,一字一句地念给他听。考生也被王老师的认真所感动。听老师念完后,考生把头低到桌子上,摸索着工工整整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我现在虽然有份不错的工作,但还是想读研深造。在临床上,我学了很多针灸推拿经验,希望对中医机理有更宏观的探索,能学到更多科学方法指导临床。”这是李鲲考研的目的。和他一样,这次报名的很多视障考生都希望能抓住这个机遇提高自己。“和正常考生相比,我们看书慢,复习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答题时也会比较吃力。”朵琳说出了他们的忧虑。“没关系,咱们是全国招收的第一批残疾人,大不了就当‘革命先烈’呗!”李鲲幽默地安慰她。一旁的郝老师听见了,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说:“回去好好复习,别想太多。”回过头来,郝老师悄悄跟记者说:“他们虽然眼睛看不清,心灵着呢,又肯下功夫,不比普通考生差。”
送走了这群特殊考生,确认小组继续忙碌。用王玮的话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北京联大不仅承担着自己学校考生的现场确认任务,而且承担着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定的京外192家招生单位和京内其他9家招生单位考生的现场确认,是北京各联合考点中考生来源最复杂的现场确认点之一,近2000名考生要到这里进行现场确认。从APEC放假第一天开始,王玮就没休息过,场地布置、设备测试、工作人员培训、确认环境布置、引导路牌标志,每一项工作都如履薄冰,生怕哪个细节出问题而耽误考生考试。
“考生无小事”
“你是应届生,按照要求,学生证上第4年第1学期要有学校盖的注册章。”“你未通过网上学历校验,按照规定,需要在现场确认时向我们出示学历认证报告,抓紧时间登录学信网。”……这样的话一上午要重复很多遍。
从早晨6时布置场地到中午13时午餐时间,王玮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向不符合确认条件的考生一一解释,并提出解决方法。直到队伍的最后一个人确认完,王玮和其他老师才端起盒饭,匆匆扒了两口。中午来不及休息,他们立刻开始了下午的确认流程。
“考生大老远赶来,不能让他们等太久。他们确认完还要抓紧时间去复习呢!”在王玮的号召下,其他老师喝两口咖啡,就打起精神继续更高效地工作。
“考生无小事”,在这些工作人员看来,无论是残疾考生还是普通考生,每一名考生的事儿都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