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世界屋脊的支教

发布时间:2014-08-06 期号:

  这两天,清华大学的仁钦卓玛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漂亮的礼品袋,里边装满了五颜六色的千纸鹤。轻轻打开一只,里边写满了祝福的话语。这个礼物来自西藏八一中学,每一只都由当地的学生亲手折成,每一只都承载着他们对这位“小老师”的思念。每拆开一只,卓玛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张可爱的笑脸,一年的时光开始在脑海里倒带……

 

来自故乡的呼唤

  西藏,素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00米。卓玛虽是藏族女孩,但从小在青海省城里长大,从未感受雪域高原的浑厚壮阔。高考毕业那年,她曾去西藏旅行,但只是走马观花匆匆过。在她心里,西藏这两个字这么近,又那么远。父辈曾在那里长大,她的身体里流淌着一半西藏的血液。当听说学校有去西部支教一年的机会时,卓玛不假思索地报了名,不仅是因为她生性喜欢小孩,更是因为这是来自故乡的呼唤。她希望回到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为当地的孩子们做些事。

  卓玛和同学为这次支教准备了一年。无论是去清华附中听课,还是去河北平乡县试讲,卓玛都非常认真。“我妈是老师,从小到大,我还是第一次和她探讨教学方法。”这个平时写作业遇到难题宁肯自己解决也不肯请教妈妈的“倔强”女孩,开始“低下头”虚心请教:“我该怎样和他们沟通?”“遇到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该怎么办?”在教学方面,卓玛有了很多小想法。

 

难忘清泉般的眼睛

  下飞机的那一刻,卓玛深深吸了一口气。天很蓝,云很白,高原的气息无处不在。大喊一声“西藏我来了”,她的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明朗。但当她走进宿舍时,心却沉了下来:一个简陋的小屋,昏黄的灯光下只有一张床。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昼夜温差大,七八月的天气,白天还晒得“冒火”,晚上却要盖着棉被入睡,到了冬天时常会被冻醒。第一个晚上,卓玛蜷缩在被窝里哭了,在城里长大的她从未受过这种苦。“回想起在西藏的日子,简直就是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卓玛微微一笑,那里没有四季之分,在夏天要穿秋裤,晚上要开暖气。

  然而,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时,卓玛被那一双双质朴的大眼睛震撼了。每一双眼睛都像是一汪清泉,尘世的喧嚣与浮躁在这里涤荡干净,只剩下最单纯的对知识的渴望。第一节课,卓玛使出浑身解数,把备好的课有声有色地讲了出来。

  但一节课结束,孩子们的眼神中仍充满了问号。原来,他们没有听懂。西藏当地的教学水平似乎完全颠覆了卓玛一年的准备。“在讲有理数加减法一章时,学生做异分母分数加法,竟然直接分子相加,分母相加。”这让卓玛不得不从头开始。她重新备课,反复思考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请教当地老师,询问什么样的板书让孩子们记忆更深刻;反复查看孩子们的错题,分析他们哪一部分的基础不牢固……夜深了,卓玛屋里的灯光总是黑夜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梦中也是孩子们的身影。“有句话说,梦中梦到的人,第二天就要奔跑着相见。我每天一睁眼,都会匆匆洗把脸,跑着到教室。”那段时间,卓玛顾不上打扮,顾不上看微信朋友圈,心里除了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再也装不下别的。

 

32个学生32份牵挂

  除了责任,这里的孩子还让卓玛深感心疼。刚到八一中学时,卓玛除了带初中班数学,还带了几天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教孩子们写阿拉伯数字。有个女生写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反的,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写错了,仍然一笔一划跟着老师写下去。卓玛走到这个女生旁边,看着她天真无邪、期待得到认可的脸,忍不住侧过头去抹起了眼泪。同样是适龄儿童,北京的孩子能用英文写出这些数字的时候,这里的孩子才和这些数字“第一次见面”。在手把手教这个女生写字的同时,卓玛更下定决心,只要是她班级的学生,都要把学习“拾”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初一(1)班32名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但卓玛就是有一种能力,让这个班级的平均分高出其他班级10分。提到诀窍时,她只说了一个字——心。卓玛打趣地说,自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比其他老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她的第一招就是“监督”,没有人能逃离她的“魔掌”:邓珠做题时总粗心大意,卓玛就在课间把他叫到办公室看着他写;多吉回家后不写作业,卓玛就在放学后盯着他写完才让他回家。第二招是“察言观色”。每讲完一节课,卓玛都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情,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没过几天,她就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第三招就是换位思考,那些曾对自己来说是“灾难”的部分,多花时间讲解。32名学生,谁处于什么阶段,谁哪部分基础比较薄弱,谁容易犯什么错误,几个月下来,卓玛已经了如指掌。

 

欢聚北京的约定

  “我知道自己很不听话,但我不是有心要气您的,谢谢您这一年,让我从不喜欢学习到想学习。”“我们是您第一届或许也是最后一届学生,这对您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我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您始终没有放弃我,还让我坐在最前边认真听讲,我以后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听您的话,我再也不吃泡面了。”这些临别前的心里话,写在一张张明信片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隽秀的笔迹,但每一张都是最真实的表达。有些明信片上斑斑点点,字迹模糊,那是学生为卓玛老师落下的泪……

  在这些孩子心中,卓玛老师虽然爱笑,但在学习和做人问题上丝毫不含糊。有的学生喜欢在校服上乱涂乱画,彰显个性,卓玛严肃地批评了他,让他学会了“规矩”;有的学生学习成绩靠后,但打扫卫生比其他人都认真,卓玛就表扬了他,让大家学习他的踏实;有个男生爱美,总喜欢剪各种发型,卓玛告诉他“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个“小胖墩儿”喜欢吃泡面,卓玛几次三番地警告他长期吃对身体有危害。

  “我一直跟他们说,学习不好没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做人。初中生具有可塑性,我希望他们能从这时候起学着做一个好人。”临走前,卓玛引用俞敏洪的演讲词,说出了最想对孩子们说的话:你稍微跑得慢一点没关系,只不过你跑的比别人时间更加长一点,长一点,你依然可以到达别人所到达的终点。甚至,如果你再坚持跑下去,你会超过那个终点。

  “我说,我会在北京等他们。他们北京上学的时候,我一定会请他们吃饭。”这是卓玛和32名学生的约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