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4-06-23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文并摄

  6月的校园,处处弥漫着毕业的气息。且不说那些穿着学位服拍照的毕业生,就说那一顿顿散伙饭,或是校园内来来往往的托运车辆,这一切似乎都在昭示着“是时候说再见了” 。

  比起本科生,研究生在校园“潜伏”的时间更久,更容易“迷失方向”。如何让研究生生涯“物有所值”——毕业了,路在何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北京理工大学研三生张淼今年瞒着父母参加了本校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女博士本来就已饱受争议,更何况是工科女博士。”面临毕业,父母多次埋怨她不努力找工作,她只得等录取结果公布后再告诉他们。

  父母按捺不住,从内蒙古飞到北京想给张淼做工作,最后还是被女儿做通了工作。“我们主要担心女儿的年龄。一读博,又要4年,什么时候才能成家立业?”张妈妈忧心忡忡地说。按张淼的话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虽然已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过关了,文章也发了,但她总觉得现在还不是走上工作岗位的时机,“抗日战争都要8年呢,我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张淼不为成为“学霸”,只为学有所成。

  像张淼这么“傻”的硕士毕业生,还有徐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她时常早晨6点半起床,第一个赶到实验室,到晚上10点半,最后一个离开。这一坚持就是3年。

  徐坤做的是“大豆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功能分析”实验,提取大豆DNA进行克隆,转基因到另一棵大豆植株里,分析转基因后的大豆植株形态,进而分析转基因的功能。“1000次转基因实验,才可能成功1次。”她说,有时在实验室一站就是一天。3年来,她的转基因实验虽然只成功了6次,但已经是实验室最高纪录了。“这每一株成活的大豆小苗,都像是我的孩子。”由于自己的导师今年没有博士生名额,徐坤宁愿“白白”跟导师再做一年实验,明年考导师的博士生。“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都不同。我实在不想放弃自己的实验成果,希望能做到最后,有自己新的发现。”

 

回家,不再漂泊

  “看着夜幕下被甩在身后的北京,压力和不舍交杂……”王雨欣在微博上写下这句话。她这次离开,是回家乡参加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再回来,就是毕业典礼了。今年春节过后,她就没怎么回学校,一直在家乡参加各种考试,连论文装订都是托同学帮忙完成的。

  “有人说,回家乡工作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但我读研一时就决定回老家找工作了。”本科毕业那年,王雨欣目睹了同学在北京找工作、找房子的压力。退居家乡,在二线城市这个“小池塘”里做条“大鱼”,成为她的目标。而当真正拉起行李箱时,她突然又舍不得。“我还会回来,但将以过客的身份。”她喃喃自语,“在这座城市,我始终不是归人”。

  马晞却不这么悲观。她在中国人民大学宿舍楼前“练摊儿”,乐此不疲地卖自己的书和生活用品。“马上要毕业了,处理一下这些拿不回去的,轻轻松松就可以回家了。”

  虽然即将毕业于人大金融专业,但马晞并未参加北京的银行招聘考试,而是考取了家乡青海的银行。“最近网上不是疯转一篇叫《下辈子,嫁在父母身边》的文章嘛,这辈子我就可以!”马晞自豪地说。她从小就恋家,父母身体也不好,她唯恐“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她看来,回家没什么不好,有了读研学到的知识,一样可以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

 

“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

  在微信朋友圈里,阮子珊隔天就上传自己在某城市旅游的照片。考上交通管理委员会的公务员,解决户口,获得编制,并没有让她开心起来。“有人说,公务员是铁饭碗,一捧就是一辈子。在此之前,我还想趁年轻疯狂一下,不然就老了。”

  阮子珊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在别人看来,她工作后不是公司的“金领”,就是国家机关的领导。父母更希望她进入“编制内”,有户口又稳定。她虽然圆了父母的梦,但心里犯起了嘀咕:“虽然解决了户口,但每月几千元的收入能‘养家糊口’吗?更何况,‘求稳定’是自己的梦想吗?”

  如果把“解决户口”当作工作是否理想的分界线,同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肖萌就没这么幸运了。“无户口、无编制、无单位宿舍”的肖萌自嘲是“三无”人员。

  最近几天下班后,肖萌匆匆扒几口饭就四处去看房子。“我也要过上这种上班挤地铁的日子了。”她签约的报社虽然不解决户口,但在“圈子里”也是小有名气。“这就够了。”她给自己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3年内获奖,5年内升职。习惯了在北京的学习生活,肖萌已离不开这座城市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在这儿我能感觉我的存在。”夕阳的余晖落在肖萌的脸颊上,她的心里一直默念着:北京、北京……

 

记者后记

同是2011级本科毕业生,他们考了研,我参加了工作。这3年,我见证了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毕业如期而至,我和他们一起狂欢,送他们去车站,陪他们找房子……在北京这座城市里,他们或许迷茫,或许期待。但我知道,作为“80后90初”人,他们不会轻易言败,只要心存梦想,路就在前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