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日前公示了硕士拟录取名单。每年总有一部分考生成为研考大军的“分母”,一年的艰苦奋战以落榜告终。落榜了,你是否不忘初心,继续坚持最初的梦想?
把眼泪装在心上,“踢出个未来”
“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记者走到张筱芸宿舍门口时,她正在唱这首《最初的梦想》。“这些日子,我就是靠这首歌度过的。”她笑着说。在她脸上,已找不到忧伤痕迹。
在清华学了4年统计学的张筱芸,成绩并不是特别优秀,没有保研资格,也没有出国机会。因为高考时“随便”选了专业,这4年她似乎过得不是很“舒坦”。值得欣慰的是,这4年,她一直对市场经济、CPI指数感兴趣,于是摸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跨专业考经济学。
找到了目标,张筱芸就开始苦学专业课。可她毕竟不是“科班”出身,而且专业课考试不是凭兴趣就能拿高分的,于是她“恶补”经济学理论。有时脑子实在转不过弯儿来,她就换上运动服去操场踢球。一米六七的张筱芸,唱歌和踢球是唯一的课余爱好。为了考研,她谢绝了朋友聚会,省去了逛超市的时间,只保留这唯一的“消遣”。
“落榜了,说明我专业基础不够扎实,还需要再努力。”晚饭后,张筱芸又和小伙伴们去踢球了。“我要收拾一下心情,踢出个未来!”她笑得格外灿烂。
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第二次考研,他又失败了。
陈逸云在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租了房子。七八平方米的单间,一张单人床,一张单人桌,就是他的一切。这个房子被隔成了三间,另外两间住的是“上班族”。他们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考研失败后又要考,第二次失败后还要考?
妈妈的一个电话给陈逸云下了最后通牒:不要再考了,抓紧时间找份好工作是正经事。但他的回答总是“我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考上好大学”是他多年的梦想。但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他只读了一所二本学校。正因为这样,他要比别人更努力,因为他想用较高的研考初试成绩引起老师的注意。
陈逸云今年研考虽过了初试,但复试时一问三不知,还是失利了。“可能是我还不够努力吧。复试的问题那么活,我却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明年考研,我一定做更充分的准备。”
陈逸云说,自己从来不怕失败,最怕的是没有梦想、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谋生的手段千万种,但他只希望登上高峰,哪怕这个过程会让他遍体鳞伤。
晚一年也可“方得始终”
“我不选择调剂。”在研考调剂系统开通的第一天,好朋友就劝问鑫抓紧时间调剂,但直到最后一天他也没登录这个系统。“我明年还考矿大,谁也拦不住我。”他有自己的坚持。
问鑫报考的是中国矿业大学的热门专业。他虽然过了国家线,但没过学院的复试资格线。当身边的人劝他申请调剂时,他还是固执地拿起备考书目,再次走进图书馆。
“我报考矿大这个专业,不是因为它火,将来好就业,而是因为它学科排名靠前。我希望研究生3年能有所建树。”问鑫告诉记者,自己的大学生活“得过且过”地将要结束了。如果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一定好好珍惜。
“你毕业后打算在哪儿复习呢?”对于记者的疑问,问鑫答道:“在学校周围找找房子吧。不在乎大小,就图离学校自习室近。”离毕业还有1个月,他就再次踏上了熟悉的研考轨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相信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只是晚一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