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勿过度“消费”研究生就业

发布时间:2014-05-21 期号: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来说,就业这件事有些棘手。前段时间“北大硕士卖米粉”的新闻刚“退烧”,“河大硕士打扫卫生”、“华中师大硕士放弃保博卖水果”的新闻又“满天飞”。新闻媒体对研究生就业的炒作,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过度“消费”。

  为吸引大众眼球,新闻报道将研究生和“卖米粉”、“打扫卫生”、“卖水果”这些看似不相干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于是,“毕业即失业论”、“读书无用论”等舆论开始影响研究生的就业形势。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高学历人才就应该从事所谓的“体面”工作。事实上,一名研究生无论是甘愿从打扫卫生做起,还是自主创业从卖米粉、卖水果做起,无不展示出从基层干起的踏实信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对于研究生来说,不应该好高骛远,对工作挑肥拣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基层做起,并不等于“没前途”。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研究生,有实力和能力在岗位上“发光”。

  过度消费“研究生打扫卫生”这类新闻,会滋长某些学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进而影响到其对世界、对未来的看法。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各方面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就业形势,引导高校毕业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向社会。

  正如卖米粉的北大硕士张天一所言,“如果有一天,当我们不再以‘北大学生卖猪肉’、‘清华学生当保安’这样的新闻当炒作和噱头,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尊重每一个职业岗位时,我们的社会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许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刘 婧)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