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研考复试时间较晚,而且程序很多,差不多需要一周时间,报名、体检、英语口试、笔试、面试各需要一天。
英语口试题目有听有说,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下,有些人可能连问题都听不清楚。这时考生要静下心来才有可能顺利作答。之后是抽题目回答,分为一般性问题和专业问题。我当时抽到的一般性问题比较容易,回答得比较流畅。之后的专业问题我“Pardon”了两次还是没听清楚,只好放弃。其实,应对英语口试主要是放平心态,题目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回答问题时抓住关键词会发挥得更好。
笔试常考和社会热点相关的题目。考生在备考时,一要多看新闻联播,搜集和时事有关的社会热点;二要学会将社会热点和自己所报考专业结合起来,用专业角度分析。如果考生认为自己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可以参考业内人士写的最新热点话题,其中的观点可以借鉴过来答题,要是能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更好。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面试。进入面试考场后,考生先要和考官打招呼,这是起码的礼貌,然后做自我介绍。接着,考生要抽取卡片,回答一道题目,一般有半分钟思考时间。这些题目大多是社会热点现象,但主要考查现象背后的东西,比如当今社会的消费问题,如何利用媒介传播正能量问题。回答问题时,考生要注意逻辑条理,先提出观点,再具体阐述,可以多举一些例子。然后,考官会根据考生的回答提一些相关问题层层深入。这时,考生要注意并非“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略知一二的不要轻易夸夸其谈,否则可能被考官追问,被引入死胡同。
我在面试前做了充分准备,整理了自我介绍、兴趣爱好、当前社会热点,这样在回答考官问题时就信手拈来。即使考官提的问题不是我所准备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两点可以借用过来回答。
考生还要注意,回答问题时要面带微笑,目光不要游离,充分表现出自信,若实在是紧张,可适当停顿一下缓解情绪。
我认为,对于文科生来说,即使面试专业不同,也大多会被问到社会热点,就像初试时所有考生都要通过政治考试一样。社会热点可能会出现在复试的各个阶段,考生只有做好“预习”才不会在应试时惊慌失措。
(中国传媒大学研三生 刘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