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风景园林师”游览园博园

发布时间:2013-05-22 期号:

  5月18日,记者跟随参加过此次项目的北林大研究生一起来到园博会游园。他们有研一的有研二的,有学硕也有专硕。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成为最好的风景园林设计师。

  “现在北京的北城比南城发展快,园博园建在丰台,为南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园博园周围的房地产都随之崛起了,这边的住宅小区更应该注重绿地建设,才能符合园博会的精神。”这些未来的“风景园林师”品头论足,句句话都站在城市规划的高度。“这是银杏树,每株至少上万元,这样一排银杏树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中一位读研一专硕的男生说。于是大家停下,从这课树讨论开来:“树周围的木板是塑化木。”一位研二的女生说。“塑化木是用塑料做的木头吗?”记者不禁问道。女生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外行人来说,那些木板跟木头没有两样。“你们看,每棵树都有喷灌。”“对,银杏树造价那么高,需要节水浇灌。”

  一路走来,记者学到了不少风景园林学知识。比如南方的屋檐比北方的翘;路上铺的砖叫作透水砖;锦绣谷将原本的“垃圾坑”改造成了现在风景秀丽的下沉花园———这是风景园林学里的生态修复;主展馆门口那个流线型建筑是用参数计算设计而成的;“植树人”立体造型花坛,事实上在诉说着埃尔萨·布菲尔用一生之力把一片荒漠变成了秀美森林的真实故事,正是他的坚持,生命又回到了它一度消失的地方。这样立体造型的花坛生动反映了设计师对景观主题的表达意图。再如岭南园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岭南的建筑风格,在空间上营造出了九曜春晓、月照名堂、南国红豆、雨打芭蕉等10个岭南文化意境。这群小专家也时而停下来,思考园博园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细节:有些地方的地面铺装因为施工的原因,伸缩缝略显粗糙;下沉式广场的楼梯缺少一些警示性的标志,游人不留神容易踩空或绊倒……

  同时,记者也发现,这个队伍的成员在拍照时总是迟疑很久,但是拍出的景物非常“有感觉”。“你们也学过专业摄影吗?”记者问道。“没有。我们在构图。就是找个好的角度让整个画面感更美一些。”“如此看来,学习风景园林这个专业,不仅需要懂得城市规划、建筑学,还需要懂得美学啊!”记者不禁感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