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研考结果公布时,我的心一下子放松了,因为无论是单科成绩还是总成绩,都是对我这一年复习、这一年付出的最好回报。其中数学获得了137分。在此,我与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关于复习书目,除各科教材外,建议考生另寻一本研考数学复习全书,其中包含每类题型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这样,考生在分析知识时会更清楚、更好理解。复习初期,考生的进度一般较慢,辅导班老师讲课的速度却较快,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效果反而不太好。数学辅导班可从暑假的提高班开始上,那时考生对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听课效果会更好。
我的数学复习分三轮完成。第一轮是基础复习(3月至8月),第二轮是题海练习(9月至10月),第三轮是往年试题模拟+知识框架整理(11月至12月)。第一轮复习使用教材和复习全书配合看,教材上每个公式都推导一遍,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背诵。6月和7月因为准备期末考试、上研考班,基本没有自己看书的时间;到了8月利用研考班老师的讲义,结合复习全书高数部分的习题复习,知识的吸收会很快。
第二轮复习,考生可以买一本习题数量较多的书,题的难度最好是进阶型的,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夺冠篇等,还要注意课后讲解要较细致。考生可把方法不会的和做错的题用改错本记录下来,利用片断的时间复习。第二轮复习的重点即练题型,找知识盲点。当考生把复习全书做过两遍并将练习题都做完后,对数学的题型也就有了全面了解。
11月后,考生要开始做往年试题了,即进入第三轮复习阶段。搜集近几年研考试题,每周做1至3套,按周计划安排至12月中下旬,做题时按研考时间进行模拟。往年试题可直接反映研考每年考查的题型和知识范围。概率和线性代数大题的类型题比较单一,考试的重复性较大,考生从往年试题中即可看出端倪。考生可把相似知识点进行辨析,按题目类型和解题思路进行专题总结,打破先前建立的章节概念,把知识点相联系的题目进行大汇总。这样对于知识框架和解题方法的建立都很有效。
临近考试,考生再把往年试题的改错本和题型总结本认真复习一遍(每天利用2个小时左右,大概会用两周的时间);考试前一晚,把自己不熟悉的公式看一遍,如果不放心可以翻阅复习全书,做做计算。综上所述,我的研考数学三宝就是复习全书、往年试题、纠错本。数学备考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总结,考试题型有相似、解题思路有相似,考生可按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囊中物。
(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 苏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