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508

发布时间:2013-01-05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508现在是空的。曾经在这儿上过自习的考生此时已经在考场上了吧。我跟随着2010级的学生璐瑶再次走进这间教室,只剩下一个用多种语言写着祝福的黑板。璐瑶说,每年都会有一个交接仪式,这个仪式虽然是非正式的,但比任何仪式都庄重,就是研考的前一天,学哥学姐会把钥匙亲手交到向他申请的学弟或学妹手里,目光坚定而庄重。因为前方是希望的彼岸,后面是对下一届508人希望的起点……

 

  508是个传奇

  508,其实就是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楼5楼的最里边的那间教室,由于音频设备不能用,便用来堆放外语系的一些书籍,没有什么特别。一般没有人会爬到5楼上自习,更没有人会找到最里边那间教室去自习。后来,外语系的负责人向学校申请,将这间教室作为外语系的研考自习室。从此,这间被遗忘的教室一下子“火”起来了,虽然这是学校的一个“小批准”,却帮了这群心怀梦想的同学大忙。再也不用每天在图书馆前排队占座,再也不用每天来回搬这些沉甸甸的备考书籍,再也不用跟旁边的人抢座位,每人一张小桌子、一把小椅子、一把钥匙,就构成了私人的“研考小世界”。

  于是,从2006级开始,2007级、2008级、2009级,这间教室里出了北大、清华、北外、复旦等各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于是,508成了一个传奇,其他专业的考生也开始知道508。他们开玩笑说:“508和58同城一样,是个神奇的自习室。”

 

  508人的尊严

  璐瑶是考试前一天从学姐手里接过钥匙的。在接钥匙的一刹那,她差点哭了。她说她和学姐一样,都想考对外经贸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由此认识了学姐。但是,她不属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这个专业又非常难考,生怕考不上,是学姐一直鼓励她找到了梦想就不要轻易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来,她看到了学姐的努力和付出,暗下决心,一定要和学姐一样刻苦,能有机会继续在另一所学校当学姐的小学妹,因为她需要向学姐学习的还很多。

  可是就在下午学姐把钥匙交到她手里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你要记住,拿了508的钥匙,进了508的门,就是508人。”这一句话,就足以让璐瑶热泪盈眶。508人,总是承担着艰巨的使命和无上的荣耀。

  “所谓的508人,就是要恪守508的规则,进入这间教室就要心无旁骛,呆一分钟,就要有一分钟的效率。”2008级的小和是这么解释508人的。事实上,每个拿到508钥匙的人都知道,这个钥匙的分量,没有人会随随便便就成为508人。

  从508走出的2007级学生王颖至今还记得,大四那年,她在508准备跨专业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学,上英美文学时,老师讲到外国的媒体,涉及一个专业名词叫作“媒介帝国主义”,老师说请508考新闻专业的同学来解释一下,于是全外语系的同学都回头望向她,顿时她充满了自信,用流利的语言把这个词解释了出来。

 

  508曾经的感动

  听往届从这间教室走出来的考生说,在这间教室里,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小感动。2007级学生小胡刚开始一边找工作一边备考,把研考当成了工作的“备胎”。抱着这样的心理,找了一个学长要了钥匙,但在第三次从508出来时,她就坚定了研考的信心。舍友很奇怪她这样一个吊儿郎当的人怎么突然在去508上自习这件事上特别准时。她告诉我们,每天爬到5层楼,再走到最后一间教室,已是满头大汗了。突然觉得有时候梦想也是这样,不可能是唾手可得,而且每次进入那间教室,看到每位同学都在努力去接近自己的梦想,就不由自主地认真了起来。

  最让2008级楠楠感动的是那次她过生日,本来觉得没几个人知道,就没打算过。可是那天晚上,她走进508,发现黑板上竟然用彩色粉笔写着:“楠楠,生日快乐,加油”几个字时,感动得不知所措,环顾四周,大家都在埋头奋战,仿佛不是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写的,又仿佛是每一个人写的。楠楠也无声地坐到座位上,此时此刻,加油学习,便是对508人最大的感谢。

  别了,508,每一个从这里走出来的人都舍不得说再见,这间教室承载了他们太多的经历,甚至比大学四年的生活都要丰富。别了,508,每一个从这里走出来的人无论考上与否,都有着光明的未来,因为508让他们学会了太多,太多……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