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结果成功与否,研考这两天是考生最后的一次战役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希望学弟学妹打响这最后一次战役,无畏无惧、不临阵脱逃,胜利就在前方。
在我参加研考的前一天晚上,和研友一起住到了离考点不远的旅馆。由于第二天上午要考政治,我们晚上吃过饭后就回到旅馆看政治复习资料。我没有带太多书,只是根据大纲快速回顾一遍各部分知识,看不下去时就在心里模拟可能出现的试题,想想平时做题的重点,这样既稳定了心态,又提前酝酿好考试情绪。但第二天政治多选题答得不好,考后研友还一直和周围的朋友对题,无意中听到自己犹豫的那几道题都错了,顿时心情一落千丈。
吃过午饭,打电话听爸妈开导了一下,整理好情绪,开始准备下午的英语。对英语,我也很担心,因为平时模拟总觉时间很紧。在考场上,我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先做分值高又相对容易得分的作文,随后写了翻译、阅读。最后余下的时间不多了,完型有一部分只能随机选答案。从考场出来,听到许多考生说时间紧,我长吁一口气,幸亏那些稳妥拿分的部分提前做完了。这使得我当年的英语成绩比较理想。
专业课是最能拉开考生距离的科目,但据说考完第一天的英语,很多考生在第二天考专业课时缺席了。后来才知道,有些考生觉得公共课过不了,索性不来考专业课了;有些考生害怕专业课太难,中途放弃了。其实,考生不必为此担心。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性考试,公共课必然至少有一门难度较大以区分考生。但如果题目难了,大家的成绩普遍较低,分数线也会相应降低,所以考生根本没必要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专业课中也有一部分基础题,这部分考查考生靠平时的背记、练习是可以提高成绩的;且所谓难度较大的题也来源于基础,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平时基础扎实了,学会变通,应付这些题没有问题。
其实研考这两天过得很快,回想起来,就是一个铃声接着一个铃声,考生常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还没来得及全副武装,考试就已结束。因此,无论你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它,只要走进考场,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那就是胜利。
(南开大学哲学院研究生 张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