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以空天信融合、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由于理工科气息浓重,学校一直很重视专业硕士的培养,结合企业的需要开创了企业定制式培养模式。究竟北航的招生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记者采访了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徐国强。
记者:北航2012年考录比是多少?录取了多少人?今年招生有什么特点?
徐国强:今年北航的统考生平均考录比为4.5∶1,共录取了3123人。今年招生的一个特点是,按照教育部的精神,继续减少学术型研究生数量,增大专业型研究生人数;另一个特点是,根据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企业的实际需要,继续实施定制式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
记者:明年学校计划招多少硕士?其中专业硕士多少人,学术硕士多少人?有哪些专业招生?有没有新增的专业?
徐国强:2013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3200名左右,最终指标要等教育部下达。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学术型研究生计划按5%的比例下调。通过测算,2013年预计招收学术学位研究生1700名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1500名左右。
2013年北航的招生专业有86个,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多个门类。2013年新增学术型专业包括071400统计学、083500软件工程、087200设计学和100900特种医学,新增专业学位为045117科学与技术教育。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和特色专业建设点?
徐国强:北航共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8个,专业学位类别有10个,在18个领域招收工程硕士。学校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生物、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哪些学科比较强?师资队伍建设怎样?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
徐国强:2012年9月10日,北航正式发布《人才行动计划白皮书》。在未来5年内,北航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实现人才培养和创造知识双轮驱动,着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和卓越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力,扎实推进学科交叉和国际化,为建设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北航提出了以着力实施研究生精品课程、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等为代表的一系列计划,率先试点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大型飞机高级人才培训班、航空发动机高级人才定制班、中法工程师等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有11个,已形成“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综合发展、融合互动的高水平学科发展态势,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空天信融合正逐渐成为北航的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全校有院士17人,千人计划学者11人,长江学者32人,博士生导师580人,硕士生导师1562人。
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9%,就业形势很好,大部分都在航空航天系统内就业。
记者:对考生如何报考本校、如何选择专业、如何准备初试复试,您有什么建议?
徐国强:报考本校的考生在积极备考的同时,不要过多地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要根据个人志向爱好结合所学专业和国家的需求(与就业相联系)选择具体专业。参加统考的考生要按考试大纲做好全面复习,然后再看看往年试题。
复试时,学校除继续深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程度之外,重点考查考生各方面的潜质,包括学术潜质、创新潜质及综合能力等。因此,考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记者:12月已是考生备考冲刺期,面临论文开题、期末考试、实习、备考等多项任务,考生要如何处理这些事情与研考的关系?
徐国强:研考是决定人生走向的一次重大机遇,但期末考试同样很重要,如果逃课太多,出现过多的不及格,拿不到学位证,考上研究生也无法入学。另外,专业课的学习对研考也有促进作用。对期末考试而言,答疑很重要。考生要把老师以前布置过的作业和课堂例题再仔细做一遍。
准备研考时,考生要注意研考大纲,不要复习偏了,建议多看几本相关书籍,可以增加对指定参考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