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研考倒计时板上的数字一天天缩小,考生也一天天紧张起来。2013年研考复习的关键期就在这亢奋、彷徨、焦躁、不安中拉开了帷幕。11月是研考知识复习的强化冲刺期,需要夯实基础并有步骤地向深度和广度挖掘;余下的两个月更是心理调节的煎熬磨砺期,因为看见周围同学四处奔波找到工作,想想自己每天埋头苦读但前途未卜,很多考生难以踏下心来学进去。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套用一句老话来激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一方面,考生要坚定信念,适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最佳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另一方面,还要制订可行计划、合理分配时间,适当调整复习策略,这样才有可能收获更大的成效。
调节心理状态,要戒骄戒躁,坚持到底。相信每一位考生都经历过起早贪黑、挑灯夜读的备考。参考书多、知识点杂、复习量大,长时间如此备考对考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是巨大挑战。因此,在连续进行高强度复习后,考生要适时给自己的心灵一个短暂的“课间”。这个“课间”可以呈现多种方式,如与研友互相倾诉,将自己心中的忧虑说出来。在和朋友的交流中,自己的心会变得轻松快乐。此外,还可以读几句鼓舞人心的名言警句、听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或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如果仍然焦躁不安,那就要扪心自问:当初为什么选择研考?为什么甘愿忍受整天辛苦的复习时光?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家人的殷切期望或现实的情况所迫,只要你是为了一个信念而坚持,那么就坚持下去。
首先,考生要更新复习计划。计划可以制订2份,每天的计划占1份,按照自己的任务量(而不是时间量)来制订;每周的计划占1份,将临时变动的时间空出来,按每周(或一个复习周期)要完成的任务量制订。需要注意的是,制订计划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千万不要“一口吃个大胖子”。
其次,抓住复习重点。这2个月是复习的强化冲刺期,考生关键要完成3个任务: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有重点的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已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对于研考,我们要“去妖魔化”。只有真正经历了,一步步坚实地走过来,才会知道它其实并不难。考生要摆正心态,按部就班地学习,坚持走完枯燥却充实的这2个月;走到最后便会发现,研考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史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