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考生都会拿到研考大纲。随着强化阶段的复习告一段落,大部分考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我对政治这一科的系统复习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我是跨专业考研,此前对专业课下的功夫较多。根据大纲系统地梳理知识,而后结合时政热点,我最终考出72分的良好成绩。因此,复习时间晚没关系,考生一定要抓住大纲,将大纲与时政完美结合。
通过对大纲的研读,我们才会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分类与归纳:已删除的内容基本不用关注,文字上的改动不需要特别关注,考点的拆分与合并也不用太在意;有所改动和新增的考点则要引起高度重视,有时新增的知识点和时政有密切关系。比如去年辛亥革命这个知识点有所变化,在考试时便有相关题目。
研考生要总结政治各学科的交叉知识点,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这样的总结便于考生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对回答主观性试题有很大帮助。研考生要总结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多和研友交流,也可以问问学校里的政治课老师;总结做题时易出错、常出错的知识点,分析做错的原因,是因为对知识点把握不牢,还是因为不理解。
研考政治看似简单,但要想获得较高的成绩并不容易,靠死记硬背很难有所突破。研考政治考查考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是哲学,考生要把抽象的理论化作实际工作中的方法论,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时事政治主要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重大时事,这要求研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摄取各类时事信息。一些考生具有深厚的政治知识底蕴,却依旧不能取得高分,原因就在于缺乏必要的政治素养和敏感度。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知道的多了,视野和思路自然就开阔了。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主要有《人民日报》社论、《参考消息》、新闻联播、新华社等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考生要把这些承载大量信息的资料当作学习形势与政策的主要参考。比如今年很重要的十八大和钓鱼岛事件,考生都要跟踪关注。
在学习过程中,研考生要不断把握形势与政策的命题规律,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考查方向,结合时政要点,发挥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角度、全方位地理清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脉络,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考试能力。
把握好时事政治,也可以促进考生更好地理解大纲的知识点。因为时政考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所以考生不要认为形势与政策只有几道选择题而不注重对时政的积累。只有将时政和知识点融会贯通,考生才能在研考政治中取得好成绩。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化学专业 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