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访谈 中国农业大学明年招生改革多——访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处长张泓

发布时间:2012-09-17 期号:

北京考试报实习记者 刘 婧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是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权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如今,该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2013年,农大招生改革力度较大。记者采访了研究生院招生办处长张泓。

 

  记者:2012年学校硕士生考录比是多少?录取了多少人?2013年招生有什么特点?

  张泓:今年我校硕士生报考人数为6652人,录取了1998人,考录比约为3.3∶1。

  学校从2013年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比较大,具体在招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博士生招生全面试行申请考核制,扩大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录取的非在职生均享受公费医疗;学校与导师为硕士生、博士生分别提供每月不低于500元、1500元的助研津贴,另有30%优秀生可获得奖学金。学术型硕士生、博士生免交学费。

 

  记者:2013年学校计划招收多少硕士?其中专业硕士多少人,学术硕士多少人?有哪些专业招生?有没有新增专业?

  张泓:2013年我校硕士生的总招生规模约200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生约1300人,专业学位硕士生约700人。招生专业已公布,考生可登录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查看。

  2013年招生新增“095110 农村与区域发展”学科。

 

  记者:学校有哪些学位授权点?有哪些特色专业建设点?

  张泓:我校现有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型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型授权点,37个专业学位领域,形成了较完善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我校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均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分别为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农业经济管理;1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记者:学校研究生就业形势怎样?

  张泓:我校积极贯彻“以人为本,成才第一”的核心理念,加强毕业生发展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步上升。2010年,研究生就业率达96%。2009年,学校被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学校被评选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还主动联系全国各省市的人事局、开发区、就业服务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召开校园招聘会。平均每年约有1000家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提供工作岗位近3万个。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特色?哪些学科比较强?师资队伍建设怎样?

  张泓:我校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明确:硕士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2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以一级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二级学科的专业方向为特点。在相应学科领域内,一年级不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执行同样课程计划;进入二年级后,由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其他学生继续按硕士生培养,突出应用实践能力训练;达到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近年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得到大力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目前学校有“两院”院士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2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37人,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

 

  记者: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考生如何选择专业?

  张泓:考生可登录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过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导师信息来了解报考信息。我校的招生导师信息库非常丰富,考生可从中全面了解导师目前和过往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招生和研究生毕业情况。

 

记者:根据往年情况,您对考生参加初试、复试有什么建议?

张泓: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录取过程中,初试与复试并重,成绩各占50%。考生要充分准备,遵守考场规则,考出正常水平。我校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扎实性,实验学科还要加试实验技能测试。考查方式多样化,如果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作支撑,考生可能难以取得好成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