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政治大纲,要讲究方法

发布时间:2012-09-17 期号:

  我去年研考政治考了76分,算是比较理想的成绩,这和我仔细阅读大纲是分不开的。在此,我想跟研考生交流一些分析大纲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大纲里标明了试卷各部分不同的分值,考生不要忽略这一部分,要根据不同的分值比重,分配复习时间。建议大家在看书时,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部分不同的分值,合理安排看书时间。如果分值较高的部分已掌握充分,考生便可弹性安排时间,以补充低分值内容的复习时间。

  在去年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思想部分的知识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哲学的很多东西比较抽象,在做这部分试题时,正确率往往很低。因此,我通常在看过以上那些难点后,转而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毕竟中国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与我们初、高中所学知识有重合,即使是理科生看起来也会有“亲切感”,做题也不会太生疏、困难。

  对于抽象的哲学知识,考生不要死记硬背,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实的例子。比如今年的大事——“神九”,可以体现出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这其实就阐明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用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理论知识。复习时,考生不要单纯地阅读书本,要多做习题,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学会熟练地应用。此外,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联系社会热点,把握题目的思想脉络。

  一般来说,随着研考大纲的出版,《大纲解析》也会随之面市。考生可借助《大纲解析》,在阅读过一遍研考政治的基础知识后,查看往年试题的出题内容及其形式,分析每部分的知识内容通常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在研考的试题中。这样不仅可以提炼出其中的重点知识,还有助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答题中。此外,在自己联系书本和试题研读的同时,考生还可以找师哥师姐,请教他们在研考复习中总结出的大纲中哪些章节和理论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会以选择题还是论述题的题型进行考核,又有哪些内容只需粗略浏览。经过仔细研读和请教,考生要提炼出其中的精要,将其标注在大纲上,以便日后进一步地复习。

  在阅读《大纲解析》时,考生要将分析重点、熟悉脉络、温习知识、识记理论相结合,将看书和练习穿插进行。比如在看过一遍《大纲解析》后,考生可以趁热打铁,再看一两遍,进一步熟悉全书各部分知识的脉络和框架。而后,考生可以在此基础上配合着做一些选择题来温习繁多、细碎的知识点。看一章内容做一章习题,找出漏洞后再回过头来看书弥补。在第三轮复习时,考生便可结合之前查出的漏洞,再次阅读《大纲解析》上的知识点,强化背诵的时间,加深记忆。在这个过程中,考生要在宏观上掌握整体的知识框架,在微观上将重要的小知识点熟记于胸。到了复习的最后阶段,考生便可以结合辅导机构预测的大题来做最后的整理,总结并重点记背那些反复出现的知识考点。

  在研考政治中,需要记背的知识很多,考生切不可因为遇到困难而将这项复习任务一拖再拖,甚至等到12月份才花专门的时间突击强记这些内容。考生要看一遍记一遍,在每一轮复习时都尽力去记背更多的考点,由此经过多轮的重温,便能最终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国际关系学院 李海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