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婧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如期而至。今年伦敦奥运会燃烧着人们的激情。赛场上,体育健儿一遍又一遍地响应着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的口号,他们的励志故事足以让全世界为之动容。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男子举重77公斤级决赛中获得银牌的陆浩杰。
尽管只是一枚银牌,但22岁小将陆浩杰在男举77公斤级举起的360公斤,却是他人生路上最值得纪念的重量。意外是在他抓举第二次试举时发生的。杠铃后仰过程中,陆浩杰试图稳住杠铃,结果导致左肘拉伤。当教练问他要不要退赛时,已经哭得满脸通红的陆浩杰摇了摇头:“我再试一下。”再一次走上“战场”,陆浩杰来到曾经为他带来荣耀,如今又让他陷入困境的杠铃面前。尽管已经将杠铃重量从原先准备的200公斤降到了190公斤,陆浩杰依然因为疼痛而面露难色,但他始终牢牢高举杠铃。
这一次,陆浩杰的坚持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博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掌声。陆浩杰从10岁开始接触举重,并一步步走到江苏省冠军。然而,2009年,因为膝伤和腰伤,陆浩杰被医生告知“不能再练举重了”。刚开始,陆浩杰也打算放弃,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再搏一次”的信念。从那儿之后,陆浩杰先是养伤,然后就变成了江苏省举重队里的一个“训练狂”。每天的训练,他都比别人去得早走得晚,而且他对每个动作都力求完美,甚至连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奥运会上,他本可以放弃,然而他昔日的坚持激励着他“拼死也要搏一把”,并最终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考研就如同举重,复习的时间越久,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就越多、任务也越重。尤其是在这炎热的夏日,我们总会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暑期学校自习室不开空调,最近两天连续下暴雨,这两天学校装修图书馆闭馆……这些就如同陆浩杰在训练时受的伤。考生既然坚定信心考研,就要克服这些困难。只要凭着坚持的信念,没有到达不了的成功彼岸。坚定了这样的信念,考生就要坚持到走进考场的那一天,即使那天拿到试卷,发现有些知识点没有复习到、有些知识点似曾相识、有些知识点模棱两可,也不要慌张;即使感到备考这一年中所有的压力都向自己袭来,也不要崩溃。考生要找准答题技巧放手一搏,克服不良情绪,坚持到考试铃响的最后一刻。做到这点,无论结果怎样,都是胜利。
我们总是在抱怨研考道路有多苦,殊不知一名运动员所受的苦比我们要多几倍。他们身上背负的是13亿中国人的希望,而我们只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