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光环,直面平淡

发布时间:2012-07-16 期号:

刘 婧

  近日,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校长陈吉宁发表了题为“抛弃光环,坚守理想”的讲话,其中有这样一句:“在告别校园步入社会之初,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自己身上带着清华的光环,顶着硕士、博士的帽子,有一种优越感。”陈校长的讲话是为了让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抛弃光环,“走出校园以后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在社会这所大学中继续磨练成长,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在顺境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矢志不渝。”其实,对于所有的研究生来说,踏入社会不仅要抛弃光环、坚守理想,还要直面平淡。

  一些研究生毕业后,因为自己比本科生多学习了两到三年,就似乎一定要体现出这些年的价值。有的在找第一份工作时非高薪不去;有的刚毕业就为自己规定几年之内要买房子;有的把学历当能力,认为高学历理应晋升得快……研究生的光环在这个时候超越了现实,掩盖了生活的真实。正是因为顶着那所谓的光环,他们不甘于平淡,在执着于光环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能挖掘他们潜能的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殊不知,在他们蔑视平淡、舍不得抛弃光环的时候,那些学历相对较低的毕业生已悄然在平淡中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光环。对于大多企业来说,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犹如盖房架桥的坯子,基础差距并不大,都要经过岗位的塑造,才能成为栋梁之材。

  白岩松曾经这样描述他令人羡慕的工作:“其实我绝大多数的时间极其平淡,报题、想选题、看报纸、做直播,然后回家,大致如此。”事实上,生活也是这样,只有做好了迎接平淡的准备,才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如果认为生活都该是辉煌的,那就注定要走向平凡。

  平淡不等于平庸和淡然无味,平淡的生活是从容而真实的。人生的光环不在于是否拥有显赫的地位,不在于是否拥有万贯家财,而在于是否感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社会有价值。只有真正拥有一颗平常心的时候,我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才会寻找到真正的光环。光环和平淡本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抛弃光环,就永远无法直面平淡;不直面平淡,就永远无法获得永久的光环。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